第106章 106(2/11)
确实没法比。
但他的思想和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这就是廖绮兰说的现代吗也是,都能造天上飞的飞机,几百米的高楼大厦,这区区织布机对他们而言,更应该不在话下。只是当初廖绮兰说的太过宏大,离他们的生活太远,周嘉荣听后也无法想象。倒是弹幕的话能够让人更直观地感受到两个世界的巨大差距。
周嘉荣咽了咽口水,无比庆幸自己走了这一遭。
因为弹幕的提醒,周嘉荣织坊前所未有的感兴趣,参观完之后又问叶和通“我能去其他更大的织坊看看吗”
一是好奇,一也是想着能不能刺激弹幕,透露更多的信息给他。
叶和通当然不可能拒绝,笑道“小人这就安排,三少爷请随小的来。”
叶和通将周嘉荣带去了杭州府另一个大商人的织坊中参观。这家织坊面积是纪天明织坊的两三倍大,女工数百人,规模甚大。
带他们参观的管事一一讲解织坊的程序,要将棉花纺织成布并不简单,需要六七十道工序,织坊将这些工序拆开,由专门的人负责,弹花、纺线、打线、浆染、沌线、落线、经线、刷线等,每个人专门负责一项,这样长期做一件事,速度自然提高了许多。
而且周嘉荣还了解到,这些织女多是附近的乡民或是城中平民家的女子,也没卖身给织坊,只是在织坊做事,一个月三钱银子,一年下来便是三两多银子,不少女子都抢着做。
随后,周嘉荣也参观了这家织坊的机器,基本上全是木制,与纪天明的那个织坊没什么两样。
可以说,两个织坊,除了规模大小外,其他都大同小异,弹幕自然也没冒出来。
周嘉荣有些失望,不过今天已经有不少意外的收获了,若是不到江南,他完全不会知道大齐的纺织业已如此发达。
离开织坊后,周嘉荣问叶和通“有没有办法提高纺织效率”
叶和通原是帐房先生,后来纪天明去京城才将产业都托付给了他,他对生产一事虽有了解,但并不精通,一下子被周嘉荣给问住了。
“这,三少爷,回头小人问问织坊的人。”
周嘉荣摆手道“我只是随便提提,不若织坊可以想办法鼓励织女们提高效率,增加产量,改进织布机,若有表现突出者,可提拔为管事或是奖励一定的银子。这个你看着安排,我也不懂织布。”
叶和通见周嘉荣很讲道理,也没一下子就要求他们每日要增产多少,松
了口气,认真思索周嘉荣的提议后道“三少爷所言甚是,回头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