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是债券还是纸钱(4/5)
利用现在聚集的灾民,在关中开展一些土木工程,诸如清理疏通郑白渠,清理长安漕渠,再比如修桥铺路等等,以工代赈,灾民做工,发放粮食工钱,”
怀玉的这个几步计划,确实也挺实在。
针对问题,解决问题,而且言之有物。
虽然这个债券挺新鲜,但听的也像那么回事。
“具体说下这个债券。”李世民来了兴趣。
其实刚才大家争论许久,李世民是倾向于借钱的,直接向大户加税这明显后患很大。
但借粮也不好借,因为大家觉得你就是有借无还的摊派。
“陛下,关键是这个债券要可以流通、转让,可以不计名,到期凭券便可兑换,按票面上所约定好的债、息兑付,并且要保证朝廷能够到期后都能兑付。”
怀玉要来纸笔,把一张宣纸裁成许多巴掌大小的纸片,然后提笔在上面写。
有千文、五百文、二百文、百文等几种面额,还可以约定三年期两年期一年期等,利息也从年息六分,到两分不等。
最低的一年期利息仅有百分之二十,相比起公廨钱放贷年息至少百分之百,确实比较低。
但武怀玉告诉皇帝,这种债券,可以流通,就是朝廷不仅承诺到期付本还息,甚至没到期的时候,也是可以用债券来抵充诸如代役钱、折庸钱等,可以用这钱在官仓购买粮、布等。
不强行摊派,而是让官民自愿购买,比如买了一万钱的债,可以是十张一千文的债券,也可以是一百张一百钱的债券,这些债券跟借条不同的是,不记名字,不管谁拿着这债券,到时朝廷都是凭票兑换。
当然,没到期的时候,你也可以流通,比如拿去买官仓的物资,或折抵税役钱等,没到期,也可以按其面额和实际已有的利息兑换。
只要朝廷能想办法保证这债券的信用,那么这能成为一种理财产品,对于一些手里有些闲钱但又不多的百姓商人来说,买点债券那也是有利息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去放贷收息,放贷也得有实力才能保证本金不受损。
李世民拿着那一张张纸片,“为何要弄成不同的面额,甚至不同的期限呢”
“也可以都弄成一种面额,一种期限、利息的,这倒不重要,只弄一种能减少些成本,但弄不同的债券,自然也有其便利性。”
那几张纸片,从皇帝手里又传到了七位宰相手里,宰相们看后又传到民部尚书戴胄、吏部侍郎杨师道、刑部尚书李靖他们手里,
转了一圈,大家都对这小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