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任何祥瑞都比拟不了的神道复苏(3/6)
、徐阶、严世蕃,排成一行,在右侧站定。
陆炳和陶仲文独立于内阁和司礼监之外,众人面对正中那把空着的座椅,安静下来。
换成以往,他们会面对座椅三拜,因为那代表着不会出面的大明天子。
现在则不需要了。
所有人屏息着,目光望向大殿东侧的通道。
通道深处,就是谨身精舍,精舍正中的门正大开着,即便是冬天下雪时也是这般。
众所周知,那位万岁爷修炼得已是不畏寒霜,夏天能裹着厚厚的冬衣,冬天又能直面风雪,此时当脚步声响起,仿佛也是乘风而来,飘然若仙。
重重纱幔的通道里,传出了吟诗的声音: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众人静静地跪了下去,没有即刻山呼万岁,都在默默聆听。
一道身形消瘦,面容清矍,大袖飘飘的中年男子现身。
这就是大明朝第十一位君主,十五岁入宫,绍继大统,至今已经掌握了皇权三十年的嘉靖帝,朱厚熜。
面容白皙,五官端正,双耳奇长,颌下三缕长须,无论是相貌还是气质,都很出众,此时来到殿内,用细长的手指,抚摸着紫檀座椅上的扶手,却不念诵完后半句诗词,澹澹地道:“免礼!”
近在迟尺的声音,引得众人目光闪烁,疯狂思索背后的寓意,然后齐声道:“臣等叩见吾皇万万岁!”“吾皇仁德,万民之福,天地所佑!”
前半句是统一的,后半句是某个人加上去的。
嘉靖坐下后,就看向了这个最没有资格位列此地的小阁老:阁老:“严世蕃,你此言何意啊?”
严世蕃实则紧张到了极点,但语气十分平静,反倒透出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感:“自古天人相感,阴阳相和,陛下存心养性,修正身心,以功德为体,金丹为用,自能仙福永享,寿与天齐,我大明朝的江山社稷,更当不受外侮内扰,永世昌盛,臣念及于此,心潮澎湃,有感而发!”
嘉靖看向严嵩:“惟中,你教出了一个会说话的儿子。”
惟中是严嵩的表字,皇帝用他的字来称呼,可见隆恩,但嘉靖这句到底是夸赞,还是讥讽,谁也听不出来,殿内的气氛再度一凝,只有严嵩准备拜下。
嘉靖摆了摆手:“别多礼了,今日召集你们前来,确实是有一件关系到江山社稷的大事,我大明朝的神道,终于复苏了!”
知道情况的臣子已经震惊过,一时间不知该怎么回答,不知情况的臣子一怔,更是不知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