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朝堂态度(2/3)
像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等官职,虽然已经没有了实权,但却成为了皇家礼遇门阀世家的一种荣誉官职。
而这个王安书就是五姓七望中,琅琊王氏在朝堂之中的话语人。
他之所以会站出来第一个开口,并不是因为五姓七望同气连枝,只是因为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乃是同宗同源。
王安书若是不在此时站出来为太原王氏说几句话,不说琅琊王氏这一次会不会被太原王氏投敌叛国所牵连,单单是声望上的打击,也绝不是琅琊王氏能够承受的。
听闻王安书这种拙劣的开脱,很多官员都在内心中表现出了不屑。
只是在权衡之下,他们却又觉得,如果小皇帝真的能接受了这个结果,或许对于帝国的稳定来说,才是最有利的选择。
“王司徒所言在理啊,这鲜卑人素来就喜欢学习我中原文化,能想出这等离间计来,也绝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还未等赵广出言,礼部尚书朱熹已经抢先一步出班附和了起来。
“是啊是啊,朱尚书说得对,虽说这草原人生性蠢笨,但是也难保他们之中没有人学过我们中原的谋略啊。”
“还请陛下三思,切莫中了鲜卑人的诡计。”
随着有人带头,接下来便有越来越多的官员开始跟着出班附和了。
见状赵广反而也不生气了,他只是嘴角挂上了一丝冷笑,就这么冷冷的看着这满殿官员们的表演。
其实从王安书说出那番话时,赵广就已经洞悉了他的心思,他甚至都没有丝毫怀疑过这件事情的真假。
因为送来这个消息的人,正躺在皇宫中被太医们在极力救治着。
而这个人也并不是什么普通的信使,此人正是那个为百姓们打开城门逃生的太原西城守将苏铭。
苏铭一直带人在西城门处坚守到次日傍晚,在收到刺史吴益战死的消息以后,他并没有选择带人死战殉城,而是趁着天色转黑之际,带着几百残兵出城突出了重围。
也不知道是他时运气好,还是鲜卑人破城后有所松懈,最后居然被苏铭带着不足百骑杀出了城外的包围圈。
随后苏铭便带人一路辗转南下,最终在司州援军的帮助下成功的捡回了一条命,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将太原王氏在城中犯下罪行带回了京师。
听着群臣们的劝谏,赵广也了解百官们的心意,暂且不说他们的出发点是为公还是为私。
仅凭他们敢在此刻站出来为太原王氏开脱,就足以说明这个帝国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