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在汉武朝做神女(3/25)
悉帝国每一寸土地,念过帝国每一个地名的喉咙和嘴唇。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神女的下一句话是,“你到过不夜县吗?”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刘邦沉默了一会儿,他在思考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回答,他其实没去过不夜县,这让他觉得有些羞耻。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就像是年轻时向街坊邻居坦言自家没有下锅的米那样的羞耻。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但神女没有等他的回答,神女又问他,“我听说,地上的人以不夜县为日升之地,因此有不夜之名。你见过不夜县的日出吗?地上之人以为的日生之地的日出。”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刘邦张了张嘴,他有无数言语去答这句问话。在他主政的年代里,他每天收到的竹简车载斗量,那些竹简里说政治说民风也说一草一木说海上日出,他可以随便背出一句竹简上的话来搪塞掉这个问题。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甚至他还可以反驳神女,你说得不对,地上之人并非以不夜县为日升之地。这个县城得名的原因记载在《齐地记》中,说在更古老的时代,这里的深夜也高悬着太阳,照彻这块东海之滨的土地,故有莱子于此立城,以不夜为名。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有一千一万句话可以说,可他又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神女问这句话时,语气一贯地不带情绪波动,可在她口中,那日升之地的日出像是活了过来一样,仿佛正高悬着刘邦的头顶,放出不灭的明光。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刘邦当真抬头看了一眼,但他当然什么也没看见,他头上没有一场辉煌的日出。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就在这一刻,刘邦忽然意识到,竹简上的文字算什么啊,他没见过就是没见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