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世家的鄙视链(1/3)
“贤侄为何这般说?”
卫无缺有些无奈,长辈垂询,不能不答,只能尽可能避免刺激祖父,字斟句酌地道:
“世叔,明相行事虽每每出人意表,甚或惊世骇俗,但逻辑其实是严谨的,关键在于总能唤醒旁人不意之力量形成压倒性态势。
开科举的事,天下热议得已经很透彻了,毋庸赘言。
这开运河,其实是天下众望所归的,关键只在于信不信,而没有多少人真的反对。
拿捏江东,人所非议者,多聚焦于时机,至少在洛都乃至中原没有人认为不该管。
拿捏读书人,虽说手段值得商榷,但其实那些读书人中的败类本身也是为夫子们所不齿的,最终所求的,为天下谋划十年规划,其实也是读书人中佼佼者们义不容辞的公责。其他政治效果,只是附带的。是以夫子们一开始就注定不会顽固不化,就只是心气不顺罢了。
北伐之事,陛下乃兵事大家,其中利害,毋庸赘言。明相若能令陛下放下执念,便能促成退兵。当然,北燕首先低头是必须的。”
卫无缺一口气说这么多,已经是极为罕见的了。他没说或者不敢说的是,明相一下子铺陈如此大的摊子,恰是踩准了皇帝也开始急功近利的心思。不然十八岁的相国有什么必要如此操切呢?
卫忠先若有所思地摆弄着茶碗,冯德光则捋着短须,深以为然地微微颔首,笑道:“贤侄虑事也是极周全极有见地的,不知眼下关中局面,可有见教?”
卫无缺赶紧起身称不敢,坐下后才斟酌着道:“小侄以为,世叔不若待陛下凯旋后再做定夺也不迟。”
冯德光微微一愣,旋即苦笑不已。
卫忠先没好气地责怪道:“你这出得什么馊主意?那小子不是关中人,自是可以为所欲为。真等陛下凯旋,可就晚了!”
等着等着,五万大军就上门了:朝廷封赏给俺们的地呢?!
姜云逸在关中没有利益,自是可以耐心等候。冯德光可是关中利益代言人,如果敢这样做,肯定要遭受巨大质疑。
冯德光揉了揉胀痛的脑门儿,无奈地道:“执政者,岂可如此蛮横?便是不敢不从,但人心哪能服气?”
卫无缺并不顶撞,朝廷派大军去公田上屯田,一点毛病没有。大仆正肯定是懂得这个道理的。
反正明相一贯的逻辑都是朝廷的决定不容质疑,要自己看开些,多往好处想,努力说服自己。
全天下上田都是极少的,十年前被族灭的关中公侯可是足足有八万亩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