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工农业剪刀差(2/3)
解文杰感觉头晕目眩,天下田亩将近十万万亩,三五成是多大的盘子?
啪!
“痴心妄想!”
“得寸进尺!”
“也不怕撑死?”
宋九龄怒拍桌案,赵广义和严东吴也出言讽刺。
姜云逸耐心道:“三位相国稍安勿躁,又不是要诸位的地,主要是把天下小民的地都收拢到朝廷手中握着,别被诸位的不肖子孙抢了去。”
宋九龄冷哼一声:“你以为朝廷就能一直握得住么?”
姜云逸淡然道:“如果天下利益大头都从田亩出,天下多数人都要靠种地过活,朝廷肯定是握不住公田的。”
“这天下人不种地,还能都去搞工业么?”
姜云逸解释道:“这个问题尚未考虑成熟,目前初步计划是,通过工业化来带动农业科技进步,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只要少部分农民,借助更好的生产工具,产出的粮食,就能养活全天下人。大概就是这么个思路,当然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
几人若有所思,这似乎有些超出认知了,但化肥的诞生又证实这并非无的放矢。
“从央行拿钱,利息如何算?”
宋九龄问了一个收购粮食的细节问题。
“存款利息上浮三成。”
宋九龄掐指一算,斟酌着道:“如此一来,官仓空虚问题倒是勉强解决了。
但收粮,加上漕运费用、人工、粮商让利、运储损耗和利息后,大概仅能维持收支平衡,便是亏损也未可知。
下半年国库一半靠太仓出粮撑着,你忽然把粮价打下去,国库真要撑不住了。”
姜云逸没有理会宋相替司农寺哭穷,自顾自解释道:
“低粮价撑起来的是庞大的社会效益,不能单纯以粮食本身的盈亏计算。
眼下朝廷没有钱,所以按照收支平衡操作。待财政宽裕后,朝廷贴钱也要把粮价砸下去。
如果粮价可以控制在升米六钱、石米三百钱,这个零售价是比较理想的。
如果能牢牢锁死,就能基本杜绝粮食的囤积居奇问题。粮食就能更容易地流向朝廷手中。
如果天下粮食都由朝廷统筹,规模效益是很可观的,只要经营得当,不至于亏损。”
赵广义蹙眉道:“你这样搞,过于理想化了,不是长久之道。”
姜云逸道:“赵相有所不知,土地的生产效率上限是比较低的,远远比不过工业。
简单来说,就是付出同样的辛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