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风物(3/5)
只是一个小小的店铺。哪知里面竟然越走越是广阔,竟如走进桃花源中一般,前后竟要有数十步之长,且愈往前行,书架愈高,赵元任行到中间时,抬头看顶上书脊的字,居然模糊不可辨识。赵元任恍惚间,真如置身书卷海洋,智慧之浪翻涌而来,单是气息,就已让他迷醉。
原来这数年间,张元济穷尽所能,借着朱崇祯的金银,已是建起一座草草的堤坝,勉强放慢了这典籍外泄的洪流。民国创建后,国史馆更是凭借史家威望与背景,以雷霆之势介入,才算渐渐将这洪流消了下去。有了国史馆做援手,张元济从未觉得人手资金如此应手。于是自去年伊始,他便与国史馆逐渐将流散海外的典籍回收到上海的涵芬楼,不能回收的,便尽力影印回国,为往圣存绝学。
幸福时光总是短暂,赵元任正自抽出一本《六臣注文选》看的入迷,忽然觉得胳膊被人用力掐了一下,生生的疼。他一回头,见是方梅。方梅见赵元任回魂过来,一把拉住他,直拽到了书铺外。却不见了宫本流枫和亚当斯等人。
“你这呆子,快跟我走。”方梅也不多说,拉着赵元任便向前急行。
行出百又十步,转过一个拐角,景象便又不同。方才古书虬结,冠盖成街,眼前却是竹影摇曳,碧翠如滴,雅致天然,不过方寸之隔,竟似天壤之别。
方梅拉着赵元任,也不稍停,她对这竹林像是十分熟悉,转过几处,便来到几间房屋前。说是房屋,倒称竹舍更为恰当,均是用粗大的竹子架构而成,左面稍深处,更有一座三层的竹楼在那里随风轻轻摇曳,右面不远,竟然还有一座古意盎然的竹亭,依稀还有一弯活水绕着竹亭淙淙而动。竹舍四周围着半腰高的一圈竹篱笆,正前却是一座竹制的牌楼。
宫本流枫与亚当斯四人早已在这里等候。不仅是他们,还有几个码头上出现过的少年在一旁忙碌着,赵元任仔细看过去,少年们或在清理院落,或在竹亭内摆设桌凳,更有一人站在木梯之上,正在将竹舍前牌楼上的遮布取下。赵元任抬头看去,只见牌楼上写着“愿者轩”三个大字。
“这是一家店铺?”赵元任听前面的艾碧吃惊的叫道,“流枫,你说这是一家店铺,我为什么看不到它售卖的东西呢?”
“这是愿者轩,”宫本流枫解释道“愿者轩不做普通的生意。”
“这就是愿者轩?”亚当斯像是听过,“据说它开张五年来,换过三任店主,却只做过六笔生意,但其中任何一笔的收入,都足以让华尔街的摩根银行为其打开大门,鞠躬迎入。朱师倒是跟我说过,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