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节 牢狱(2/4)
,再不敢多言,一旁牢房里那个白发老者冲着远处拱了拱手,说了声“多谢!”
暗处那声音恭敬回道“王老客气。忠臣义士,自然不能由人轻污!”
王老微微一笑,叹了一口气,自顾自说道“到的这天牢,什么人,还不是慢慢混日等死……”
这时那赵大渐渐消停了下来,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不过略略说了几句,竟然惹来这么大的惩戒。赵大闷在肚里觉得难受,慢慢挨到那王老的牢房旁,小声的问道“王老,您大人不记小人过。我想借问一下,那一边的人,究竟是谁呀?”
王老听赵大动问,呵呵一笑,“他是谁?他才名动天下,上至九天,下到阡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勇侠震古今,便是仇敌,也深深钦敬。你快刀飞腿,杀一个清河知县,便觉得已是天大的事情,你知道他是怎么进来的吗?”
赵大听的心里有些发虚,弱弱的说了句“不知道。”
“刺杀摄政王!”
王老这五个字一出,赵大噌的跳了起来,“刺杀摄政王?!”
赵大惊呼之后,便小心翼翼的望向那人,见那人依旧一动不动,面壁躺在稻草堆上。赵大的汗,一下子便布满了全身,把衣衫都打的透了。
“他是汪……汪……?”赵大隐隐约约记得这人,但急切间,却想不起来。
“难为你也知道。”王老叹惜的说道“不错,他就是革命会党首脑——汪、兆、铭!”
赵大脑中嗡的一声,终于想起了这人是谁。一年前,刺杀摄政王案轰传全国。传言主事的,竟是同盟会三部长之一的评议部部长汪兆铭!
这汪兆铭,年少天才,不到二十,便夺了广州府县的案首,须知这案首,乃是秀才中的第一,小三元中的一元,许多人皓首穷经,也未必能得。后来,汪兆铭东渡日本求学,入东京法政大学研习法律,同盟会初创之时,便任三部之一评议部(司立法之责)部长,其后与梁启超等保皇党众人展开文战,文章恣意汪洋,文名逐步播于天下。其后数年,同盟会屡战屡败,形势越来越差,不少人心灰退出。汪兆铭心中激愤,便效班超,一把扔掉笔杆子,拿起手枪,相约一二同志,便潜入京师,欲杀摄政王而振奋革命精神。不料天意作弄,事泄被捕,下在这天牢之中。
若是到此为止,汪兆铭也不过一义士豪杰罢了。然而在追随汪兆铭进京之人中,有一南洋巨富之女,名叫陈璧君。其人爱慕汪兆铭才华,不惧万难,亦随在汪兆铭身侧。便在刺杀前夜,陈璧君对汪兆铭说“君欲行此大事,我别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