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节 决战(2/4)
佛尘埃之中,才是自己的归宿之处,仿佛只有将这心身埋于尘埃之中,才能抵挡住这四维逼身而来的道统,才能容纳住深心处那股卑微之气。
在这五百年来屹立于中华之巅的紫禁城中,谁人能不起长叹?谁人能不感受到,这人生如寄,生人如蚁的泰山之压?
方孝孺见孙福全身形渐低,转念间,便知端的,他一横身,挡在孙福全之前,拉过朱林,低声对孙福全说道“烦请孙老,一会儿照看我的幼弟!”
朱林极是聪慧,听言已知方孝孺用意,他伸手拉住孙福全,却叫道“孙师傅是大哥也夸赞的人,二哥放心!”
孙福全最是古道热肠,市井之民,最是忠义,听到二人作话,心中一暖,借着这股义勇之气,直身抬头,对着方孝孺说道“二公子放心!”
方孝孺摆手回身,却听朱崇祯忽然一声长笑,“我以为门主高人,不料今日决战,竟用出这等障眼迷神之术,载泓,你如此作为,便是要我小瞧于你吗?”
话音传出,四维回声不断,回声中德豪在前,引一众人转出,冲着朱崇祯微一躬身,凝声说道“九阍九阙,威仪所在;鼎之轻重,正是要公子细察!”
一语言罢,却听远处隐隐传来高歌,悠扬沉穆,朱崇祯细听去,却是中华的颂调,歌声渺渺
“巩金瓯,
承天帱,
民物欣凫藻,
喜同袍,
清时幸遭。
真熙皞,
帝国苍穹保,
天高高,
海滔滔。”
便是这片刻的功夫,残阳终落,月出高天,墙围故城,风吹空庭,耳听这颂乐,却不知怎的,竟听出一股悲壮之气。朱崇祯仰头望天,一轮满月映雪而辉,轻灵清冷,让这人间,忽然便消了许多红尘之气。
颂乐唱了三遍,便渐渐隐去,德豪身后一人呆呆而立,面上已经泪流两行。朱崇祯并不识得此人,也并不知晓,这人就是方才为这颂乐填词的作者,严复严几道,也是这几年中,在译书界与他齐名的做书人。只是两人译书虽是同志,但终究,还是道不同。
朱崇祯静心听罢,却摇摇头,冲着德豪问道“圆月高天,正是决战之时,不知你家门主,此刻何在?”
德豪并不答话,却领着众人,侧身向着太和殿深深一躬。也许是听到了朱崇祯的问话,太和殿顶,忽然便升起一片珠落玉盘的清脆鸣声。
月夜之下,紫禁之巅,所谓伊人,抚弦以待。
弦声清落,朱崇祯便于这清落弦声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