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畏难(4/5)
谁会相信。只要我们这里的人不说,大家还不是信心满满!”
刘复基不屑的瞟了刘同一眼,知道眼前这人,虽然有着革命的热情,却是一个世家子弟,没有多少阅历。
“你道那孙文是夏威夷的陈平吗?登高一呼,汉人云集响应,顷刻间翻云覆雨?如果孙文果然有那等能耐,四月的黄花岗举义,何至于那等惨烈!”
刘复基这一番话,说的大家都沉默了下来。本来孙武冒名之事,是当年共进会的绝妙一笔。须知在这湘鄂之地,迷信之风甚是激烈。孙文之名,更在普通革命党人心中,有若北斗之星。孙武当年传播革命之时,便有人好奇相问孙文孙武是不是兄弟一家?孙武当时便顺势答应,果然日后再传革命之时,容易了很多。
但这等事情,毕竟不能长久,即使那陈胜吴广,也是用鬼神立威之后,便立刻起事,怕得便是夜长梦多,为有心人识破真相。
刘同见众人沉默不语,心中有些着急,大声说道“此刻正是齐心戮力之时,哪里容得我们在这里垂头丧气?倘若你我再是这样互相疑虑,只怕未等满清士兵围过来,我们先就坏掉了士气,那本来答应一起举义的新军士兵们,只怕就会更加退缩了!”
邓玉麟大声应和道“不错!共进会和文学社,要同心戮力,为我武昌汉人,谋得万世幸福!”
刘复基看着共进会等人在那里唱和,心中有些鄙夷,但知道这时不是内耗之时,也不能内耗,于是也大声说道“倘若你们真能坚定决心,我文学社必定不落人后!”
“好!”孙武拊掌笑道“这武昌城内,只要我们两家联手,一定能够举事成功!”
此时,一直在旁默默不语的文学社另一骨干张廷辅忽然插口说道“恐怕各位想的有些轻松了。你们不在军中,并不知道真实境况。军中的兵士们,并不如表面看起来那么踊跃革命,南湖炮队之事,便是明证。当时非是我等不愿共襄义举,实在是临到事头,除了我们会中的核心人物,并无多少士兵愿意举义,甚至那些签过名的,也多有人推脱不前。”
孙武见张廷辅说出这般话来,哼了一声,说道“恐怕是你们文学社,组织不力吧?”
谁料想到,没等张廷辅出言反驳,同在军中的共进会熊秉坤倒是先替他辩解道“清澄说的不错,当日南湖炮队举事,其实我营中,敢于附义的人,也没有几个。”
这时孙武再不说话,刘同倒是问道“难道有堂堂孙文之弟在武昌城坐镇领导,还不足以让他们揭竿而起吗?”
张廷辅笑笑,解释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