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皇帝不急太监急(2/3)
而用蒸汽机海沧船送他们,也是为了向张定国彰显东江军的实力。
送走了张定国之后,方正化也来辞行。
临别之时,方正化有些疑惑。
吞吞吐吐地问道:“总督大人为何善待反贼张献忠的使者?”
“这事不用你操心。”
“这个”
“你这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可是,咱家怎么向陛下回复。”
“三年之约。”
王昊道:“本将跟陛下,有一个“三年之约”。你只需要告诉陛下,就说本将一定会遵守那个约定就行了。”
“谢总督大人。”
方正化向王昊深施一礼,转身而去。
三年,这并不是王昊给崇祯的时间。
而是王昊给自己的时间。
在接下来的这三年中。王昊还有N个“小目标”需要实现。
军事方面:
王昊要用这三年彻底打败满清,并且收服蒙古。然后将北边的疆域推进到贝加尔湖。海参崴等重要港口,也全都要纳入自己的管控之中。
有机会的话,还要攻入倭岛,抢他们石见银山的白银,再杀掉他们几百万人口。
政治方面:
将朝鲜半岛和整个东北地区连成一块,移入汉家百姓,进行综合治理,不是一国,胜似一国。
科技方面:
要在这三年当中,取得重大突破!
包括:
其一,陆战武器的更新换代,大规模骑兵的组建、训练和使用,以及其它新式武器的开发和研制。
其二,海上战船的增加和改良。
战船的数量要增加到1500艘以上,并且,要将至少500艘战船改装成成蒸汽机与风帆的混合驱动。
其三,将蒸汽机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包括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经济方面:
大力推广玉米、红薯、土豆等农作物,并尝试着在东北的黑土地上种植水稻。
从日本、东南亚抢些粮食,用他们的粮食来养军,以及赈灾、移民补贴等等。
这将是一个大发展的三年。
也是为新的帝国奠定坚固基石的三年。在这三年当中,王昊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才跟崇祯有这个“三年之约”。
送走了方正化之后,搬迁的事也准备得差不多了。王昊动用了大量的战船,用来协助军政中心的搬迁。
新的“北方总督府”就安置在位于平壤的高句丽王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