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前奏(2/4)
“葛大人,真没想到,你们大显的皇帝陛下居然真的舍得沈佑,他虽年事已高,但实乃沙场宿将,真是可惜了”,说话之人身穿北陵战将的玄色铠甲。
“这就不劳将军费心了,我家陛下说了,寒江关且让你们多占几天,将来还是要还的”。
侍月模仿当年的情形,惟妙惟肖,听得沈月明冷汗直冒,先帝真的为了除掉爷爷,毁了广平卫,下了死手。
“初闻时,奴婢也担心中了敌人的离间之计,待他与那北陵军将告辞后,便悄悄跟在葛延之的后面,见他走进一座帐篷。奴婢闭了呼吸,悄然接近,借着门帘缝隙的光,发现里面的人竟是桓英公公,他们交谈的内容与在山洞中所说大抵相同,奴婢这才相信了”,侍月看着沈月明说道。
桓英公公跟随孝安帝燕平荣数十年,是他少有的心腹,两军对垒,他出现在战场之上,必定是为了传递皇帝的旨意。
“那葛延之呢?”,沈月明还未缓过神来,有些恍惚地问道。
侍月脸上浮现出一丝恨意,道:“奴婢趁着夜色,将他抓来,早已剁碎喂了狗,只是担心打草惊蛇,引起狗皇帝的猜忌,故而放掉了桓英那个老阉人”。
丝丝寒凉渐渐侵入心肺,沈月明感觉四肢冰凉,沈家世代效忠的君主竟是戕害爷爷的真凶,几代人浴血奋战,马革裹尸而还,竟成了一场天大的笑话。
沈祺看着女儿惨白如纸的脸色,心中有些不忍。自老侯爷故去,这孩子就像在一夜之间长大了,肩负起护国侯府的责任。那时她才刚满十五岁,便很有沈家人的风骨,后来她拼死护住北境,收复寒江关,而后又平定了安亲王燕舟之乱,更深入南荣取回了龙蔓葵果,救今上于危难,于国于民,在朝在野,其功勋之卓着,绝不逊于沈家先祖,只可惜却始终被蒙在鼓里,竟不知自己浴血奋战,并为之效忠的人,竟害得自己家破人亡的元凶……。
“可是,毕竟当今陛下是无辜的,他并不知情”,沈月明沉默良久,方才说道。“哼,都是燕家血脉,与我沈氏之血仇,不共戴天,月儿,莫要再为他人开脱了”,沈祺冷声说道。
沈月明猛然抬头,问道:“爹爹今日前来,究竟意欲何为?”,之前沈祺避而不见,如今却突然出现在自己跟前,别说什么父女情深。
“爹希望你立刻辞官归隐,从此不再过问朝堂之事”,沈祺一字一句地说道。
苏府西南角厢房,是苏傅云的住处,虽然今非昔比,但他却依然愿意待着这里,环顾四周,清幽孤冷,门前只有一株碧萝藤沿着墙角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