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千万贯(1/9)
没几日工夫,&nbp;&nbp;《杭州日报》的创刊号就已在杭州市内刊行。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与在汴京刚刚创刊时一样,《杭州日报》的刊行依旧是免费的。与在汴京稍有不同的是,这次日报社是雇佣了在杭州的运河里来回穿行的不少船夫与船娘,&nbp;&nbp;将报纸直接分发到杭州各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报上用最大的篇幅报道了杭州官府最近在河、桥附近设置“路灯”的消息。每天傍晚,&nbp;&nbp;会有人将点燃的“灯芯”放进“石灯笼”里,&nbp;&nbp;照明足够持续一夜。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在这篇报道里,官府设置“路灯”的举动被视为善政。而这份善政的功劳被归功于刚刚抵达杭州未久的通判苏轼身上——报道中明确提到,苏轼曾亲自去采石场查看“石灯笼”,并向炭厂采购“灯芯”。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还亲自勘察了杭州城中多处河岸与石桥,以决定哪些地方需要设置“路灯”,&nbp;&nbp;并向杭州知州沈立提出建议。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苏轼刚刚上任没多久,就因为这篇报道,得了一个好名声。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再一次见到苏轼时,&nbp;&nbp;这位杭州通判用报纸当做“便面”,遮住自己长长的脸颊,&nbp;&nbp;既像是害羞,&nbp;&nbp;又像是要把自己得意的笑容都藏起来。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苏公啊,您真是一位毫无心机,&nbp;&nbp;坦诚到可爱的人啊!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远之,怎样,&nbp;&nbp;今日某总算有些空闲,&nbp;&nbp;咱们一起去游湖?”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游湖?
&nb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