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千万贯(4/10)
p;&nbp;&nbp;&nbp;&nbp;除了规划他的“邮递”业务版图,明远还有一点需要考虑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这一次,他的阶段目标是花掉1000万贯,而且为将来计,他还要尽可能多地积攒“蝴蝶值”,以便合理使用试验方提供的各种道具。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这也意味着重复他以前花掉100万贯的方法是不够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还需要找到更多、更快、更有意义的花钱方法。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就这么一边观察、一边思考,明远随同苏轼等人一起到了杭州。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某终于到杭州啦!”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苏轼骑在马背上,望着远处的山川湖泊发出感慨。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汴京人总是说余杭乃是百事繁庶,地上天宫。一见之下,果然不虚。”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眼前的群山起伏之间豁然出现一片平湖,湖畔一座城市,向远方地势平坦的平原延伸开去。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立即想起柳永那首著名的《望海潮》。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1……”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杭州城座靠西湖,城市在西湖以东一片较为狭长的平陆地区发展。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熙宁年间,此地人口虽远远比不上汴京,可也不太少。按照柳永的“参差十万人家”来算,常住人口大约在二三十万人的样子,已是东南第一大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