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百万贯【加更】(6/10)
&nbp;&nbp;&nbp;&nbp;明远顿时想起:苏轼写字,用墨偏饱,曾被后世的赵孟頫嘲笑为“墨猪”,可见其字体“肥美”。如今苏轼得了这一挺廷珪墨,下笔更是饱满,有如神助。而那墨色黝黑淳厚,想必可以保存多年,绝不会褪去。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越想越觉得划算:廷珪墨虽然珍贵,毕竟只是一件死物。但是墨到了“苏黄米蔡”中的苏轼手里,却能留下无数传世墨宝。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就好比,那一挺廷珪墨,留到后世可以拍出一百万元的高价。但若是苏轼把这一挺墨都写成书画作品,那已不是能用百万远来计价,而是历代书法的瑰宝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于是他开口帮苏轼吆喝:“苏子瞻公在此,这是他本人亲著的苏氏文集,买者能得苏公墨宝一副,扉页也有苏公的亲笔签名。”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这可是传世之作哦。”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脸上挂着“诚不我欺”的笑容,他少年人声音清亮,围在这小小摊位跟前的人们听得一清二楚。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立即有人响应:“原来是眉州文豪苏氏的文集,的确值得收藏。我要一套。”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向华那边,就立即扶着书页举至苏轼面前,请他在扉页上题字。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您尽可以放心,这套书的印版是某亲自审过,应无错漏。”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苏轼题过字,将书双手奉上。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对方得了苏轼亲笔题字的书籍,一时也笑逐颜开,连声称谢,捧着书去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