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药(2/5)
用吴太医的话来讲,只要她不继续作践自己的身体,好生将养着,过个十年八年,或许会好很多。但若是那种先天不足的,可就难说了。
赵八宝看了一眼杨菀之,却见杨菀之已经放下手上的活计道:“我同你一起去吧。”
两人随着小童往村长家走时,就听赵八宝在叹息:“这个赵夫子,当年也是我们村顶顶聪明的,可惜从小就是个病秧子。他十三岁就考中了秀才,结果等到十六岁去参加乡试的时候,竖着进去,横着出来,差点考掉半条命,连第一天都没撑过去。”
辛周的乡试连考三天,其间考生不得出考场,三天都只能在那个小小的考试间里,晚上也只能将桌板和坐板拼在一起,当作床板睡觉。这样的强度,身子不好的人是很难撑住的。赵夫子这弱不禁风的身子骨,第一天都没撑过去,也是正常。
“赵夫子参加了四次乡试,没有一次能坚持考完的。因为他身子太弱,也没法赚钱养家,他娘子就出钱办了个小私塾,本来意思是让他赚些钱补贴家用,结果,赵夫子每个学生只收一斗米。气得他娘子走了。”
“走了?”
“是啊,都已经是六七年前的事了。村里好多人都听见他们夫妻吵架了,然后他娘子就一个人背着包出了村子。有人说他娘子是和人跑了,有人说是和离以后回娘家了,但赵夫子自己坚持说他娘子是去参军了。哪有这种事的呀?夫妻俩连个孩子都没有,就把自己体弱多病的郎君一个人丢下来去参军了……肯定是赵夫子嘴硬。”赵八宝分析道。
“夫子没有骗人!”带路的那个小孩忽然反驳道,“我看到过,有红衣服的夏官上门给夫子送过信,上面全是红字呢!我头一回见有人用朱笔写信,还很好奇,夫子说是师娘寄来的!”
“哪有人用朱笔写信的!”赵八宝奇怪。
杨菀之却沉默了。
平民女子入伍,几乎只有月家军一处可去。朱笔的信,杨菀之见过一次,是那年给伏寿村迁村时,牛花婶拿出来的月家军发给她的报丧信。
如果那孩子说的是真的,赵夫子的娘子怕是真的去参军了,而且……
杨菀之心里沉甸甸的。
说话间,已经到了村长家。此时村长家里闹哄哄的,竟是那医女在和赵水生吵架。村长一见杨菀之,就开口抱怨道:“大人,您说,我好心让这些村民住进我家,可是,可是他们也不能死在我家里不是?”村长这一开口,杨菀之和赵八宝都冷下了脸来。
赵水生那边,和自己的两个兄弟、几个侄子,正气势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