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章 时也,命也(1/5)
刘裕几个儿子中,长子刘义符性格跳脱,游戏无度;次子刘义真比较聪明,又长得丰神秀彻,本来更得刘裕喜欢,但谁知刘义真的聪明劲却都用在结交文人僧道,吟诗问道上去了。
这自然不是刘裕所愿看到的,时至今日,连九锡他都让王弘回去要了,对将来的继承人刘裕自然也多了些思考。
这次带刘义真出征,就是想让他出来历练历练,现在倒好,儿子不问和约只谈诗赋,这已经完全背离了刘裕带他出来的初衷。
厅中此时只有太尉从事中郎傅亮和后将军孔靖陪坐在一旁,傅亮虽然也是出身官宦之家,但算不上顶级的名门望族,他文章写得好,刘裕的文书都是由他起草,因此陪在刘裕左右最多的便是他。
谈到刘义真出城迎接杨禹之事时,傅亮见刘裕眉头不展,便劝说道:“刘公,杨禹传出的几首诗颇有铿锵之气,刚健豪迈,自成一派,与那些以清谈为乐,沉迷山水的文人迥然不同,二公子对这些诗如此推崇,倒也不见得是坏事。”
刘裕先是点了点头,接着又摇头道:“诗是好诗,但杨禹此人……”刘裕对杨禹这个人一直心存疑虑。
傅亮想了想,分析道:“刘公所虑不无道理,杨禹为求脱罪,不惜向刘公进那惊人之语。出使鲜卑期间,打伤押伴使,大闹上党郡,智退拓跋曜,纵观其所为,虽有急智,但亦不守成规,说是胆大妄为亦不为过。”
傅亮对杨禹的评价,刘裕感觉很恰当,不错,杨禹这个人的所作所为,给他的感觉就是有些胆大妄为,这种人最不易驾驭,让他有些不放心。
孔靖接口说道:“杨禹在魏国的种种所为,虽有剑走偏锋之嫌,但也有为达成使命,置自身安危于不顾的一面,是以,刘公不宜过于苛责。”
其实刘裕也知道,身为上位者不能感情用事,赏罚分明才不至于让手下人寒心。加上傅亮这一劝,刘裕也就想开了。
杨禹年方弱冠,行事有些越轨说来也符合年轻人冲动、不计后果的特性。
再者,杨禹毫无根基,就算他胆大妄为又能翻起什么风浪来
想到这些,刘裕初时那些疑虑便也谈了许多,反而是杨禹有关迁都洛阳以及开凿大运河的建议,又一次浮上了刘裕的脑海。
使团回到洛阳的当日,杨禹与宁寿之便得到了刘裕的接见,其时刘裕一干幕僚谢晦、傅亮等皆在场。
听完杨禹二人的汇报,刘裕和颜悦色地说道:“你二人奉命出使,历经磨难而能扬威于索虏之廷,终不辱使命,容后本太尉自有赏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