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药材收储(3/4)
生中药材,以原材料形式出口的政策。
马速也做出了承诺,所有速达集团收购的地道中药材,都用外汇支付方式进行收储,不影响全国各地的中药材商和地方官府的经济效益。
毕竟,政策和利益相比,不少人还是会选择铤而走险。
任何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都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错综复杂,气候条件多种多样,每种药材都有自己特定的适宜生长环境。特定的地域所产的药材具有独特的药效,不同地区的地形、土壤、气候等条件,形成了不同的道地药材。
而正宗的中医,历来讲究药材的来历,所谓“药源不明,治法不灵”。
从古到今,但凡正规的中药店,都会派人到特定的地区去采购药材。鉴于中国自然地理条件复杂、植物种类繁多,为了保证用药有效安全,避免错用、误用,古代医家经过长期的观察比较和临床实践,逐渐建立了“道地药材”这一概念。
“道”是古代中国相当于现代省区一级的行政区划单位,“地”是“道”以下的具体产地。道地药材最通俗的理解,就是特定产区的优质正品药材,例如东北长白山的人参、宁夏的枸杞、川省的黄连、黔省的天麻等。
经过数千年的总结归纳,中药材资源的分布区域和主要药材分类为关药、北药、怀药、浙药、淮药、南药、川药、云药、贵药、广药、海药、秦药、藏药、蒙药、维药等5个产区。
如此庞大的数量、涉及广大的地区,马速也无法一蹴而就。他拟定了一个5年计划,以川省中药材种植基地为实验样板,再逐步推广到全国。
川省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之美誉。
全川中药资源有5000余种,其中植物药4600余种,动物药320多种,矿物药30余种,约占全中国中草药品种的75%。
其中著名地道药材和主产药材30余种,如麦冬、泽泻、白芍、白芷、牛膝、郁金、黄柏、川芎、附子、川木香、大黄、枳壳、杜仲、厚朴、巴豆、使君子、明党参、冬虫夏草、川贝母、麝香、补骨脂、花椒、丹参、干姜、姜黄、半夏、青蒿、玄参等。
不仅是中国出口较早且量大的品种,而且在中国国内的生产和销售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所以,速达集团仅在川省建立药材种植基地,就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涉及到上百个地区。
为此,马速安排速达投资集团,成立了一家医药公司,专门对接这个种植和收储这两大项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