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三块金牌(3/4)
会和生产力的进步,以及体育运动的发展,跳远的形式和要求也发生了变化,逐渐成为一种体育运动项目,而不再是简单的逃生手段。
在中国,跳远的历史也比较悠久,早期称为“踏石超距”、“跳远踏石”、“跳高”、“跳远”等,直到近代才统一称为“跳远”。
中国跳远选手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在国际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如933年刘长春在远东运动会上获得的跳远银牌,成为第一位获得国际田联正式比赛奖牌的中国选手。
等待一段时间后,轮到了马速出场。
站在助跑线端头,开启感知,马速精心计算自己的步点。
助跑是跳远的关键技术。不仅要提前量好步点、启动要快、助跑蹬地要有力、摆臂幅度也要匹配、同时还要具有节奏感,最后起跳前的找板,绝对不能乱了步伐和减速。
拥有神识,马速在40多米的助跑道上,这些要点简直不是问题。启动后,大脑便精准计算起环境风速、以及自己的助跑速度,从而控制步伐跨度、力度。
踏板技术马速倒不是很在乎,他的弹跳冗余度太大,若不控制,沙坑都要飞越过去。所以,为了不犯规,他在20公分踏板上预留了足足公分的空隙。
马速踏上了起跳板后,左脚一蹬,身体迅猛起跳。
跳远的起跳角度也非常重要。从数学上来讲,起跳角度为45度应该为最佳状态。但现实是人类很难做到。大多数运动员,起跳时和地面的夹角在30度左右,兼顾了高度和距离。
然而马速却达到了人类极限,呈45度起跳。同时,马速的双臂向上、向前发力,带动身体起飞。
马速因起跳角度足够,没有像一般运动员那样在空中半蹲状态。而是摆动双腿,犹如云中漫步,并踏空形成二次发力。
最后,身体在下落前,双腿靠拢。在落地瞬间,强悍的腰腹发力,身体向前倾,并保持好平衡,避免身体向后倒和侧向倒。
最终,落地时,身体硬生生地往前扭转,让双足成为最终实际距离。
跳远比较跳高的失误率低,马速第一次试跳,便几乎完美成功。
现场观众一片哗然,虽然成绩还在丈量,但肉眼可见,比前面的所有选手,要远了太多。几乎都要到沙坑最远边沿了,要知道,沙坑的长度至少是0米。
马速心中已计算出实际成绩,所以淡然地离开沙坑,示意中国田径代表团的工作人员,拿来了五星红旗,并披在肩上。
他不准备再第2、3次试跳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