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六辆单车,一道风景(2/3)
强管理上。
这个用心,叶飞没有公开说出来。
从他一颗历经沧桑的创业者的心来理解:当一个人位置发生变化,有利益诱惑的时候,一定要引入第三方作为约束。否则就像后世的郭德纲感叹的:刚来时都是好好的孩子,有名气后就变了,觉得是个腕儿,是个艺术家了……
这个摄像头,就相当于第三只眼睛。
一个人失去外界约束,完全靠道德自律去抵抗权利、金钱的诱惑,虽金刚不坏之躯亦不能也!
“混子闹事也没耽搁咱卖货,天天这个卖法,你们家老早成万元户了啊!”赵志达乐呵呵地对叶飞说。要知道,那年头万元户那也算得上富豪了!
“我看今天卖得好,还是小飞前期准备做得足。你们留意没?顾客大都是三斤五斤的买备用年货的。看出来,城里人手头也不宽绰啊。”叶大海分析的头头是道。
这个观点,叶飞是非常赞同的,“过年买点鱼招待客人,是咱们的传统。过了年,销量会大幅下降。”
……
午后,叶飞一个人坐在办公室,冻得浑身发紧。这是个没有暖气和空调的年代。他眯着眼睛,思忖着——
“在蒲霞开分公司,开个形象店,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即使在这样的旺角地段,零售也只能服务于一部分市区百姓,销货量是有限的。”
“从前些天卖货的经验看,还是要寻找批量采货的大客户,只有服务这些单位客户,形成一章全覆盖的服务网,销量才能上去。另外,乡镇和其他地段的零售,可以放给二手经销商……”
叶飞想,这似乎是一条最正常不过的路了,为什么对面大国海鲜行不这么做呢?
他透过玻璃窗看向大国,心说:目光短浅,店大欺客,能挣一时的钱,肯定走不远。
下午,店里来的顾客明显少多了,看来上午消化了大部分看了宣传单的刚需市民。
零售+批发,应该两条腿走路了。
叶飞到大厦买了一份蒲霞县行政地图,冲着赵志达喊声:“志达,你把男的都召集到办公室来开个会……”
人到齐了,叶飞环顾了一下大家说,“店里不忙,我跟刘敏、少妮盯着就够了。我想让大家分成六条线路,带着货去找单位批发。可能年前也跑不了几天了。”
叶大海频频点头,“我也正这么想呢!现在大货在仓库放着,骑车带上几箱跑跑,肯定有销路。”
蒲霞县城大着呢,大小企业、机关单位、军营……怎么说也有几百家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