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大决战三(2/3)
建兴七年,公元219年一月,为曹操殚精竭虑操劳多年的荀彧病故。
得知这个消息的曹操在病榻之上,神志不清地不断念叨着
“真是天要亡我,天要亡我啊!”
也许是荀彧的病故激发了曹操最后的潜能和生命力,二月,曹操奇迹般地好转了。
然而一切似乎并没有好转,在张飞牵制住蜀军大量主力的前提下,关羽大军在三月开始东进。
四月初五,关羽大军从江夏进犯庐江郡,天策军自会稽北上进攻建邺。
北线的唐军,在诸葛亮、张辽、张合、高览等人的指挥下开始兵分两路向徐州的东海,豫州的鲁郡发动进攻。
建兴六年的多路围攻再次出现,而且这次来势更加凶猛,没有哪一路是佯攻全都是主攻。
为了避免被两面夹击切断退路,曹仁果断地放弃了鲁郡,陈军全线退守。
曹仁亲自坐镇梁郡,曹洪带兵把守陈郡。
曹仁的果断让陈国北线彻底稳固了下来,唐军虽然占领了鲁郡,却也无力继续南下。
几次强攻只是折损了兵马,毫无收获,李骏第一时间叫停了这种毫无意义的送人头行为。
他的士兵可以死,但是绝对不能这样毫无意义地死去。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好消息,在关羽的指挥下,庐江战事十分顺利。
唐军先后攻占了寻阳、皖县,朱然和丁奉一路败退,退回舒城一带坚守。
说白了,曹操现在四面楚歌,偏偏又拿不出一兵一卒的援兵。
现在各处说是败退,严格上来说,更像是陈军主动放弃一些地盘收缩战线。
甚至就在此时的吴郡和建邺,陈军的水军正在运送粮草辎重和兵马、人口。
江东已经没法再打下去了,这一点就连四大家族出身的顾雍和陆逊都不得不承认。
他们虽然不愿意放弃祖地,但是他们更不愿意接受李骏的新政。
因此他们不得不放弃在江东的一切,迁往九江和广陵。
如此大规模的迁徙哪里可能瞒过无孔不入的暗卫的耳目。
他们第一时间把消息传给了岳飞和蒋钦二人。
天策军和海军全面出击,他们要把陈军和人口尽可能多地留在江东。
唐军的海军人数只有吴军的一半,但是船只更大,也更先进。
而且有了蒸汽机加持的大宝船可以在船头包上厚厚的铁皮和铁质撞角。
还有隐藏在两侧射击孔之中的八牛弩加持,这让唐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