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何不潇洒走一回(106)(2/5)
的文房书斋中,除笔、墨、纸、砚这四种主要文具外,还有一些与之配套的其他器具,它们也是组成文具家族中必不可少的一员。明代屠隆在《文具雅编》中记述了四十多种文房用品,通常较为常见的有笔架:又称笔格、笔搁,供架笔所用。往往作山峰形,凹处可置笔。也有人物和动物形的,或天然老树根枝尤妙。
臂搁:又称秘阁、搁臂、腕枕,写字时为防墨沾污手,垫于臂下的用具。呈拱形,以竹制品为多。
诗筒:在日常吟咏唱和书于诗笺后,可供插放的用具。多以竹制,取清雅之意。
笔筒:笔不用时插放其内。材质较多,瓷、玉、竹、木、漆均见制作。或圆或方,也有呈植物形或他形的。
笔洗:笔使用后以之濯洗余墨。多为钵盂形,也作花叶形或塔形。
墨床:墨研磨中稍事停歇,因磨墨处湿润,以供临时搁墨之用。
墨匣:用于贮藏墨锭。多为漆匣,以远湿防潮。漆面上常作描金花纹,或用螺钿镶嵌。
镇纸:又称书镇,作压纸或压书之用,以保持纸、书面的平整。常作各种动物形。
水注:注水于砚面供研磨,多作圆壶、方壶,有嘴,也常作辟邪、蟾蜍、天鸡等动物形。
砚滴:又称水滴、书滴,贮存砚水供磨墨之用。
砚匣:又称砚盒,安置砚台之用。以紫擅、乌木、豆瓣摘及漆制者为佳。
印章:用于钤在书法,绘画作品上,有名号章、闲章等,多以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等制成,也有铜、玉章等。
印盒:又称印台、印色池,置放印泥。多为瓷。
笔掭:又称笔砚,用于验墨浓淡或理顺笔毫,常制成片状树叶形。
笔架:又称笔格、笔搁,供架笔所用。往往作山峰形,凹处可置笔。也有人物和动物形的,或天然老树根枝尤妙。
书画毛毡:简称书画毡。材质纯纤维。制成的书画毡,价格便宜,效果还可以,用在学校,美术学院,等众多学院。
书画毡防止墨扩散,将多余的墨水吸入毛毡内,同时也就不会弄脏桌子了,毡面平整均匀,洁白柔软,富有弹性,可衬托宣纸,使书画爱好者运笔自如,手感舒适。在作品墨多时,不会跑墨,有托墨的作用,大大体现了脱水保墨的良好性能,特别是绘制国画,能够妙笔生花,方便耐用,是文房四宝辅助材料。
唐代才女薛涛曾作诗《四友赞》:“磨润色先生之腹,濡藏锋都尉之头,引书煤而黯黯,入文亩而休休。”诗中所歌咏的就是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