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何不潇洒走一回(76)(1/3)
三山五岳,汉语成语,泛指华夏大地各名山。
三山,有三种说法:是指华夏远古神话传说中的三条龙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是道教传说中的三座仙山:蓬莱(蓬壶)、方丈山(方壶)、瀛洲(瀛壶);今人所喜欢的三座旅游名山:黄山、庐山、雁荡山。
五岳指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
三山五岳遍布华夏大地,或绵延千里,或高耸平原盆地之上,格外险峻。其中三山是华夏远古传说之地;五岳是中华文化的兴盛之地。三山五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华夏祖先最早定居的地方,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与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代,认为高山“峻极于天”,对其加以崇拜,即称“岳”。
对山封“岳”,最早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黄帝时期,至唐虞三代,封有“四岳”。
春秋战国时期,随“五行”之说兴盛,“五岳”也应运而生,故有“唐虞四岳,至周始有五岳”。
汉之前,由于各代疆域限制,五岳之制因势而异,各有不同。
至汉武帝时,五岳制度才正式创立。汉宣帝正式颁发诏书,确定以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即天柱山,今ah省境内)为南岳,大茂山(今heb省曲阳县)为北岳,嵩山为中岳。
后隋文帝杨坚,定湖南湘江之滨的衡山为南岳,废霍山为名山。
金、元、明、清诸代,均建都于bj,曲阳大茂山在京城之南,与北岳名称不符。
明代,称山西浑源恒山为北岳。
清顺治年间,正式移祀北岳于浑源恒山。
此后,五岳沿用。
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拜、五行观念相结合的产物,曾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禅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于天、定鼎中原的象征。“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中岳嵩山之峻,北岳恒山之幽,南岳衡山之秀”是闻名全世界的风景。人们这样形容五岳:“恒山如行,华山如立,泰山如坐,衡山如飞,嵩山如卧”。
千百年来,皇帝在这里祭祀,僧人道士在这里修行念经,善男信女在这里烧香许愿,名人雅客也喜欢在这里赋诗作画,给五岳留下了众多的人文遗迹。文人墨客登五岳后,发出“五岳归来不看山”的慨叹。
东岳泰山
泰山坐落在sd省中部,为中国五岳之首,古称“岱宗”,主峰玉皇顶,海拔545米,高度居五岳第三位,但它却被历代称为“五岳独尊”,原因首先是泰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