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心怀鬼胎(2/3)
,而两国相隔只是一条几百米宽的克鲁伦河。
当时的胡金岩是下放到hlbe大草原的一名城市知青,一个二十多岁的愣头青,有知识,有激情,还有满满的家国情怀,听到对岸有牧民发现了一个久远的草原国家国王的陵寝,下面宝贝不少,登时爱国情绪高涨,喊出了为国争荣的口号,带领五个同样热血沸腾、不知天高地厚的知情,泅渡过当时正处于涨水季节的克鲁伦河去虎口夺宝。
要知道当时彼国的当局已经得到风声,采取了措施,守卫在界河上的边防军就在河对岸严阵以待,接到的命令是对偷渡者格杀勿论。
尽管子弹在头上乱飞,随时有丢掉小命的危险,但胡金岩带着这群热血青年还是非常侥幸渡过了两国界河,而且顺利抢到了可以为国争光的国宝。
可惜有始无终,功亏一篑,夺宝轻骑兵在回国途中,遭到了彼国赶到的增援部队的拦截,在疯狂的机枪子弹扫射下,和胡金岩同去的五个知青无一幸免,被机枪子弹打成了马蜂窝,长眠河底,带在身上的国宝也随这这几个冤魂一同湮没在涛涛洪水之中。
只有胡金岩一人在当地牧民的帮助下浑身伤痕游回到出发地。
看来只是白忙乎一阵,赔上性命还丢了宝贝,可国宝真的遗失在了克鲁伦河里了吗
虽说这是唯一幸存者胡金岩的说辞,也是当时大家一致的看法。
可是十年过去以后,这个看法很快有人提出了质疑。
原因是胡金岩结束知青生涯回到内地以后,不出三年,很快成为一位腰缠万贯的古董商人。
而且在他离开hlbe以后,曾数度回故地重游,而且在第二次来hlbe时,娶了当地一位蒙古族的姑娘为妻,以后还带着妻子回来探亲过几次。
如此频繁的来hlbe,自然令人生疑,表面上说是拜访故交,思念乡亲们,可暗地里鬼知道他在干什么勾当
有人怀疑当时胡金岩把这些抢回来的国宝私下藏了起来,当事情平息下去以后,在人不知鬼不觉间攫为己有。
你想想,一个敢于冒着枪林弹雨去抢夺国宝的人,不是枭雄是什么一个十足的亡命之徒,会把不可能马上死人的风险放在眼里吗
风闻到胡金岩的过往后,胡必成对这位本家前辈已经彻底改变了态度,不再是敬畏,而是非常直感的恐惧,来自骨髓里的恐惧。
尽管他胡必成手握唯此一家的n4,明白胡金岩离开他将一事无成,但胡金岩的决心是铁打的,任何阻挡他事业成功的人都是螳螂挡车,就算给胡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