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点火(2/4)
式工。算上之前做了十年赤脚医生的工龄,给他定了4级56块钱的工资。在整个卫生院里,都算是中上等水平。因为卫生院里就没有几个干部,基本上都是工人,能熬成四级就已经很不错了。在68年以前,中专、大学毕业生主要是按需分配,哪里需要就分到哪里。这种情况下,大城市和重点大型项目的单位自然更占优势,而各大单位为了抢人,也都纷纷给出最优越的条件,区区一个干部编制又算得了什么?!这也是大学生“出门”就当干部的由来,后来更是成了惯例。却并不是说有规定,必须给中专、大学毕业生定干部。恢复高考以后,这些毕业生的分配也是如此,于是才有了中专生的“黄金十年”。想想看,都是初中毕业,一个是只需要再读三四年就可以进单位当干部,另一个是还要再读六到八年才能进单位当干部,而且那时候大家的工资标准还都差不多,你会怎么选?只不过呢,上级在68年发了个通知,其中有两条很关键。第一个,毕业生分配工作,必须彻底打破大专院校毕业生一出门只能分配当干部,不能当工人、农民的旧制度。啥意思?这段时间的毕业生,不是出来就是干部了,必须先从农民、工人做起!第二个,毕业生的分配,必须坚持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工矿,面向基层,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方针。也就是说,以前的大城市单位和大项目单位将不再具有优先选择的优势。具体怎么分,这就要看毕业生是从哪里来的。如果是大城市里的人,还可以留下来,如果是小地方,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最好最好的去向,也是当地的县城!可是谁又乐意去公社、下生产队呢?哪怕留在了县城,也要经常下乡去巡诊,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人,也都想要留在县城里啊。所以说,下面的公社卫生院的人才是真的少,人才少、高工资的人自然也少,张觉民能占个中上游,也就不足为怪了。而且让张觉民和张文良一起出门,卫生院也乐意。张觉民已经是卫生院的人,这也是给公社卫生院扬名嘛。张文良和张觉民辛辛苦苦地在南湖公社各个单位里打转,转完了再去外地转,痛并快乐着,为光耀卢家湾而努力。这便成了卢家湾的第一件喜事,第二件喜事,就是耽搁了一个月的砖窑终于开工了。等砖窑建好,就可以烧出建小水塔的砖头来,到时候就可以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