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陈汉,野子之剑!(2/3)
剑柄处,明显特征则是一许红缨,此外,便只能在剑身上勉强看见几寸清光曾经存在过的痕迹。
这是一柄古剑,从上面的痕迹来看,至少也被埋藏在底下过去了五六百年。
以此作为推算,此剑最晚出现时间也是在明朝时期。
这个世间也可以再向前推算很多。
但徐来真的没有头绪,对这方面他所知甚少,可以说是他的短板所在。
他这些年里,前十几年在禹城里生活,面向的只是楚家与杨家,更多还是寻常生活。
便是后面五年转战了天南战区,接触更多的也是战事,对于这些古董以及珍惜物品,虽然也接触过不少,但范围绝对没有徐念九这样广泛。
短板之处也是在这里微微体现。
徐念九停顿数分钟后,再次向前,微微低吟片刻说道:“此剑,应当是元末明初时期,自立汉王者,陈友谅之佩剑,以其母之灵肉所铸,以此剑破元,杀徐寿辉,登基称帝的野子之剑。”
“此剑在陈友谅被杀后,随之一并入葬,应当是五十年前刚挖掘出来,因为未保存好关系,只剩下了半截。”
说着,徐念九指向剑柄一点细微之处,哪里刻着一个陈字。
陈汉皇帝,陈友谅之佩剑!十三伯忍不住的鼓掌,“好,好!”
屏幕上所述,果然如徐念九所言一般,大体无差别。
连续三件物品,徐念九都自如答出,并且指明出处与相关事迹。
由此可见,徐念九在这方面上是下达了苦功,饱览群书也不为过。
天可汗李世民曾有言:福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历史虽已过去,但却会是一个轮回的形式在历代中重现。
不尊重历史,不熟读历史者,最终全都会踏上历史的重蹈覆辙。
熟读历史,方能借鉴古人所长,避开古人之短。
显然,在这方面上徐念九是真的做到了。
且堪称完美。
紧跟着第四件物品被送上来。
又是一柄剑,长达五尺七分,宽三寸一毫,剑身青光琉璃,上刻“青虹”二字。
仅仅安详的躺在水晶箱内,也能感应到那股骨刺的剑意。
徐来略作思索,后走出来一步,平静道:“此剑青虹,出自中山吴家,是吴家为西南唐家,唐妙妗所铸,但唐妙妗不善用剑,此剑便暂且被神机阁所收藏,早先侥幸有所见得。”
“不错,的确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