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苏胖子(2/3)
行左手三指拿住,微弯胳膊,伏于腹部,用他的话来说这是“腔调”,问过我觉得他的帽子怎么样?我假装仔细观摩,如实回答:“呀!这帽子好看,帽子是确实好看……”
据我观察,他人缘挺差,从没见过同事主动跟他说话,唯一的一次是个小姑娘,走过来向他要赈灾捐款,“国家有难,八方支援,这个要的,要的”,说完极不情愿的拿出钱包,翻弄出二十元递到女孩手里。
据说苏岩很久以前是个小工厂做皮鞋的,新时代发展,公司要放弃效率低的全手工生产,引进国外自动化设备,派苏岩去培训学习使用方法,结果学艺不精,回到工厂模具数据搞错了,生产出来的皮鞋底变形,无论什么脚,穿上他生产的鞋全部“内八字”。
被开除后,百无聊赖的居然捅咕出一本书《论皮鞋的保养护理》,并在黑市买了书号自费出版,且鬼使神差的进了作协,最后还被招进了出版社。
这些都是作协的一个朋友跟我讲的,说当时作协的人都鄙视他的文学水平,还流传个绕口令:这个作协的做鞋把鞋做斜了!
不过苏胖子是这个出版社唯一搭理我的编辑,这个出版社也是全上海唯一没有保安拦着我的出版社。
“苏编辑,我给您发我新写的小说,您看了没有,我呕心沥……呦,这是你新买的船工帽吗,着实好看,这做工考究啊!”
苏胖子头也没抬,对我说:“王东,我委婉点说,这本小说我没看我就知道水平一般。”
我心里把能想到的脏话都暗自骂了一遍,
“嗯,您说的对,请赐教。”
苏胖子接着说:“你这书名《蹉跎》就不对,起书名要不具象一点,要不抽象一点,蹉跎,听起来就没有搓澡吸引人,哪怕叫骆驼也行啊!”
“您批评的是,回家我改改内容,尽量往澡堂子和动物世界靠靠。”
苏胖子摆了摆手:“我只能帮你点拨,启发,剩下的还得靠你自己,作家最重要的就是发散思维,得有想象力……对了,王东,我跟你说过的,自费出书的事你考虑的怎么样?”
苏胖子这话问的就挺有想象力,离婚以后来上海闯荡,幻想着像杜月笙一样,在底层社会摸爬滚打,尝尽苦头,然后遇到机会一步登天,财富自由。没成想爬了滚了挨过打,后续就没了,这些年没有母亲退休金的支持,我都会饿死。
“自费的事我暂时不考虑,我就一直想跟一流的出版社,一流的编辑合作共赢,为了文学事业共创辉煌。”
显然马屁拍的正合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