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给济孤院送物资(2/3)
递给茯苓,目光炯炯,似是问她——你吃点不?
茯苓没想到青霜一个小丫鬟,敢把小姐的东西随意拿出来给别人。
再看荣仪贞仍旧笑着在和关芝芝说话,没有一点不悦。
她也就放下心。
左右也管不了自家小姐,还是尝尝点心来得实在。
嗯?
点心入口,茯苓眼睛亮了一下,对上青霜骄傲的表情,茯苓猛地点头。
真好吃呀。
济孤院是先前与戈勒和亲的靖和大长公主所办。
大长公主离京后,济孤院无人打理,是郑秋宁和安禾大长公主接手。
荣仪贞小时候也随着母亲来过几次。
母亲去世后,照顾济孤院就成了她为数不多的,能够用来怀念母亲的事情之一。
马车晃晃悠悠驶在街道上,关芝芝掀开车帘去看,大喊道:
“湉湉,你看那边是不是就是济孤院?”
荣仪贞侧身,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
“那是济孤院旁边的柴扉书院。”
荣仪贞介绍:“这也是靖和大长公主在京时出资办的,是针对寒门子弟的书院。”
“凡是经过考试能被录取的,书院不收束脩,甚至会定期发放银两补贴。”
关芝芝出身关家,自然也听过柴扉书院。
据说先帝朝有一年春闱放榜,有近一半的人都是柴扉书院的学生。
这引起各世家极度不满,甚至有人上疏弹劾当时还是长公主的靖和大长公主。
更有人在京中四处传言,直指靖和大长公主弄权,舞弊科考,愧对天下读书人。
先帝受不了世家给的压力,下旨训斥靖和大长公主,又将主考官斩首,查了下属一众官员,流放三人。
也有人说,后来靖和大长公主被派往戈勒和亲,很大原因之一就是她顶着世家压力,坚持办书院,吸纳寒门子弟入学。
如今,靖和大长公主故去,柴扉书院虽然还在办学,但早已名存实亡。
最近几科榜上,再也见不到柴扉书院学子的名字。
为此,关崇一直觉得很是可惜,在家中也说了不止一次。
甚至还动了想去柴扉书院为师,指点学子的念头,在家中小辈们极力劝说下,才打消想法。
关芝芝没忍住多看了两眼,嘟囔说:“原来这就是柴扉书院啊。”
院如其名,除了高高的白墙和黑笔题写在白墙上的‘柴扉书院’四个大字外,什么装饰也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