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元年三月初七(7/32)
“好。”许敬忠说完就往营帐外赶。
李重玄的营帐已收好,一队车马正在运走。李重玄瞧见许敬忠前来,让他立刻领府军三日内到平山关去镇守,并交与一封调令。
见李重玄和几名侍卫骑上马,往前奔去,许敬忠也赶忙回到自己营帐。
“老陈!”许敬忠喊道。
陈乙赶忙上前,正牵着两匹马。
“传令全军集合于南门,往平山关去。”
“是。”陈乙递过许敬忠的马。
许敬忠骑上马先往南门去,途中遇见张潜,让他立刻领军往南门集合。刚到前门,陈乙穿着胸甲带着长矛也抵达南门下。随后陆陆续续的府军兵士赶来,在许敬忠一声令下全府军往平山关走去。
府军一千六百多人从南门出发,于傍晚抵达太子河。许敬忠下令全军于河边开阔地带驻扎,并带上陈乙,吴小河以及几个护卫先行渡过河到对岸的小丘顶上观望。太子河只是北大河的支流,水势平缓,也不算宽,原名叫青天河,因出太阳全河就变为深青色而得名。曾还是嘉王的武怀太子睿思检至定北省平叛,讨伐邹师傲,于此河南岸以一千人大败叛军三万五千人。后睿思检到一山丘上观望战场,刚好其云走日出,对其与血混合而变为紫色的河水感慨万分,改名为紫衣河。
许敬忠和陈乙几人下马,走到站到最高处,在小丘上见其日落时分景色刚好,许敬忠便讲道:“曾此河叫紫衣河,武怀太子本想借此隐喻朝中权相钱国钰欺君罔上,不顾百姓生死,在自家封地上横征暴敛,朝中无人敢参,其封地就是此河以南一百里的五谷原,一片沃土,却起兵谋反。”
“说不定我等所站之地与武怀太子观望处是一地呢。”吴小河说道。
“武怀太子对外带兵有方,所战必胜,对内匡扶朝政,肃清吏治,可为一代圣君啊。”许敬忠摇摇头说,“却被小人行刺于街头。”
“已是百多年前的旧事了。”吴小河说着指向远处,“平山关就在此方向约一百三十里。”
“我记得你曾在平山关做过守军?”
“是,都尉,有三年,那时到现在守将仍是何道冉指挥使。”
“何道冉还未曾见过。”
“其人…”
“说吧。”
“虽迂腐但也是重义之人。”
许敬忠点点头,待太阳快全落下时才开口说:“又得要百姓苦啊。”
“世道如此,也无他法。”永定元年三月初七 (第2/2页)
“左旅帅叫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