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元年三月初六(2/30)
落脚。”刘年策马往前奔走。
夜晚月圆,林子里光亮充足,刘年似乎能瞥见远处若隐若现的几处影子。待到再靠近些,马蹄之声便入耳来。刘年抓住刀柄,用手拍了拍熟睡的余齐,等他睁开眼,刘年示意他往自己身后挪。
马蹄踩踏碎叶的声音越靠近,山林里的回响越模糊,那几个影子的轮廓就越清晰。是带甲的骑兵,三个人三匹马,看样子是在小范围内巡视,本营应该不远。
其中一人拿着长槊慢悠悠地先行靠近刘年,其他两位仍保持一定距离。刘年不敢松懈,握紧刀柄,尽管刘年看出是本朝装备。
那人像唤狗一样对刘年嘬嘬两声,接着说,“不像平头老百姓。”
“我是岭中来的,本应到奉北省信州泗台县任职,但其已被敌寇攻破,无处可去而到游走至此,想去陇州投靠亲戚。”
“京城来的?做大官的?”
“县尉微职。”
“八品的官都不做了?”
“实在无处可去。”
“不回京城?”那人问。
“兄弟,朝中有变,回不去了。”
“现在是哪个皇帝了?”
“还姓卫。”刘年说完,他笑了,纵身下马,摘掉头盔到刘年面前,把槊扔在地上。
“你身上有酒气,还有酒吗?”那人盯着刘年的壶说。
“还有半壶。”刘年解下递给那人。
那人接过后转身示意身后两位过来。
“喝吧,喝吧。”他先把酒给那二人喝,转过头对刘年说,“叫什么名字,官人。”
“刘年,壮士是?。”
“我姓宋,家里行三,宋田三。”他说完接过剩下的酒喝完。
“在此地当兵?”
“已有十年多,好像是太观五年募兵到陇州,现在当个副队正。”
“本家兄刘宪曾就是李重玄将军下做过都尉。”
“陇州府军都尉?官人家很富贵啊。”
“不值一提,如今仅剩我与老母二人,父兄皆战死。”
“壮士!”
“我明日启程到陇州府,哪条路能更近些。”
“顺着明早太阳走十来里路就是金峰县,往金峰县西门出,再走三十里路就到了。”
“谢兄弟。”刘年放下戒心往地上坐,“烤会儿火?”
“不必了,还有事在身,若以后在陇州有机会,要和你来会会。”
“恭候。”刘年说。
宋田三转身捡起长槊,头盔别在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