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狠辣精准的连环计(2/3)
意图,也直接了当地问了。
“当然是在帮助幼麟,也是在帮助一部优秀的作品问世。我杨斌是个什么人你周舟还不清楚?我欣赏幼麟,所以不愿意她在这次挫折之后销声匿迹,从此封笔。年轻人总是不撞南墙不回头,非要撞得头破血流之后,才肯后退一步,明白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杨斌可以说是推心置腹了,他是要保证青云路的完本,这与帮助幼麟,欣赏幼麟并不冲突。
“我觉得幼麟不会愿意,她会是个撞得头破血流也不回头的人。要是幼麟不同意,我该怎么做?”周舟直接了当地问道,他已经预设姜陵不会愿意了。
杨斌叹了口气道:“若是不愿后退一步,以后的路只怕将与荆棘为伴了。那就将其作为契机,作为噱头,把天才这身份牢牢地安在幼麟身上,同时将宣传更多的引向海汐刊,海汐刊的女性读者会填补部分空缺。然后将幼麟的青云路拔高到一个高度,宣传看青云路的都是明理之人……”
周舟和杨斌的谈话并无第三人知晓。
而新月社的主编翟临主编听说这桩奇案后大喜过望,他一杯接着一杯,喝的不是酒是喜悦。,也不知是哪位奇才竟然能想到从这方面入手。
是的,这桩奇案其实并没有新月社的手笔,翟临还嫌弃这个案子做得实在是太粗糙,漏洞太多,巧合离奇得就跟一部小说一样。吃瓜群众喜闻乐见,现实却是行不通的。
新月社这些日子忙得很,不止在忙《秦公案》,还把横空出世的幼麟调查了个底朝天。正巧,姜陵就先向新月社投过稿,所以查起来也不算毫无头绪。
柴编辑虽然当初看稿的时候一目十行,但他还是能将其跟青云路对上的。青云路畅销的时候,他就想起了这是姜陵曾向他投的文稿。柴编辑有那么两天是一直请假的,他在害怕,害怕主编翟临知道是他拒绝了曾经投给新月社的畅销文稿;他在后悔,后悔他差一点就能够签下姜陵这么一个天才作者。
总之新月社查出了姜陵的身份,是打算搞事情的,但还没有动手。
据翟临所知的消息曾鸿跟姜维有过同窗之谊,乃是相交多年的好友,就凭这一条消息,一些很刑的手段就不能用了。不然不就跟“堂下何人状告本官”有相似之处了吗?这样的蠢事翟临才不干。
没想到啊没想到,竟然会有人办了他想办却不敢干的事情,真是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
不过这个热度超乎了翟临的想象。同时翟临也是计上心头,他打算借这个热度把观海社未来的扛鼎之人给拉下神坛。作品过硬那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