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富弼拜相!(4/14)
的权势程度,也可以轻松镇压文武百官。
而有了权势的他,一旦反过来支持皇帝,那么关于过继宗室子的压力,就会减轻不少。
这是官家的算计!第2/2页)
封建时代,四十多岁的皇帝,无子!
这可是相当骇人的隐患。
江山社稷为之动荡,近年来起义、动乱频发,究其缘由,官家无子一事绝对难辞其咎。
过继宗室子,稳固社稷,无疑非常紧迫的事情。
两方人,君王丧子心痛,臣子心忧社稷,任谁都不肯退让半步。
君权强势,臣子也不见得弱势,内阁、六部、台谏的官员也不是吃素的,时常上奏过继立储的事情。
权力是自上而下的,也是自下而上的。
时间一长,年岁一点一点的增长,官家清晰的察觉到臣子一方传来的压力越来越大。
于是乎,官家选中了富弼,希望这位忠臣坐上百官之首的位置,镇压群臣,减少臣子绵绵不绝的奏请,缓解君王的压力。
毕竟,同样无子的富弼定然可以理解他的痛楚!
而宰辅大相公的权势,兼之富弼的政斗本领,也完全足以支持富弼镇压文武百官。
何为宰辅大相公?
百官之首者,即为内阁首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枢密院枢相,可称宰辅大相公!
大周官制特殊,既有内阁、三司六部,又有枢密院。
相比起大宋,大周没有太祖杯酒释兵权,也没有太宗损伤几十万兵马,这让武将力量得以保存,文武双方也因此而泾渭分明。
文人以内阁掌管三司六部,统筹文官路,科举为主要晋升渠道。
武将以实权勋贵入主枢密院,统筹武将路,荫封和杀敌为主要晋升渠道。
武将勋贵成集团,代代皆有武将之首,令人忌惮。
为遏制武将,皇帝以文官任职武将的最高长官。
也即以百官之首的内阁首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枢密院枢相,从而遏制武将发展,防止武将有动乱之心。
这也就使得宰辅大相公达成了三位一体,权倾天下。
谈及军事,宰辅大相公是枢密院枢相。
谈及行政,宰辅大相公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谈及政务,宰辅大相公是内阁首辅。
三位一体,有古时“丞相”的风范。
权势过盛,就得制衡。
为免宰辅大相公权势过甚,又设内阁人数固定,一进一出,可称参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