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第六章(2/3)
沅往外走,就怕她爸再唠叨。
孙主任再次叹了口气。
没想到姜德胜看起来没啥文化,他女儿倒是个读书的尖子生。
还真是歹竹出好笋啊。
孙主任有些酸了。
不过想到姜沅这种年级第一的学生都有可能考不上大学,孙主任心里更急了。
他家小麦可咋办啊!
-
周老师接待赵记者的时候没有直接说她怀疑自己的学生高考成绩被人顶替了,先带着赵记者在校园里转了一圈,又把这次高考的试卷给赵记者看,她笑着说:“你们报社应该去县一中采访,他们学校可是出了两个大学生。”
这可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含金量自然不用说。
赵记者翻看着试卷,头也没抬:“不着急,我先看看去年试卷的难度怎么样。”
周老师也不着急,给她倒了杯水就自顾自改作业了,两人时不时聊一句,赵记者把想问的差不多都问清楚了。
“对了,你最得意的那个学生呢,没有去参加去年的高考吗?”赵记者有些纳闷。
怎么县二中没有人考上大学?
要知道这可是再好不过的机会了啊!
现在各种岗位急缺人才,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和第二批大学生是有区别的。
第一批大学生分配的岗位估计会比之后的好了不止一星半点,会在各大政府机关单位任职。
“你说姜沅啊。”周老师苦笑,“也不知道这孩子是不是发挥失常,到现在还没有任何来信。”
“刚开始我对她的寄望是首都的大学,现在只求能有张通知书……”
听着周老师的无奈,赵记者将手里的试卷翻来覆去看:“姜沅同学对过答案了吗?有没有自己测过分。”
眼前这个试卷是数学题,周老师填写的答案完全正确,没有错处。
这种水平的老师最引以为傲的学生怎么可能会连大学都考不上?更何况这位同学根本不偏科,联考成绩出来后赵记者还留意了一下,在姜沅这一届,她在县里的成绩是排第一的。
“不瞒你说,最后两道题还是以前我在姜沅的笔记上见过才有点印象,不然我可能也做不出来。”周老师坦然承认自己的短板。
现在的学校,有些厉害的学生水平比任课老师还高,这也不算什么稀奇事了。
赵记者神色有异:“你这里有姜沅同学以前的试卷吗?都拿来给我看看。”
周老师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虽然两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