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划时代的改革,禁散疏(4/37)
出名的人给召集了过来。
以朝廷和顾氏的身份专门让刘徽给《九章算术》注释。
其实这种事顾易也能做,毕竟他也是受过现代教育的。
但他所学知识却注定不适用于现代的大汉。
——他不能去拔苗助长!
学术唯有一点点的进步,而不是从一直接跨越到一百。
于大汉而言,刘徽才是最为合适的。
这家伙可是能在当前这种时代将圆周率算到3.1416的猛人,堪称为这个时代最为巅峰的存在。
有他在,此事便不会出现任何意外。
对于这件事刘徽其实也很懵,甚至比杜预还要懵。
毕竟杜预怎么说还在朝中为官。
而他呢,本就是个名不见经传之人,才刚刚有了注释《九章算术》之心,就直接被顾烨弄来了洛阳。
他岂能不懵?
但来都已经来了,他就算再怎么懵顾易也都不会让他离去。
顾易早已做好了打算。
他是一定会让算数类科目更早的出现在科举制之中的,并且还要提高一点算数类科目于历史之中的地位。
这种改变虽然在短时间内或许看不出什么。
但对于整个悠悠青史而言,这绝对是一件十分重大的改变。
除此之外,还有匠人。
这是顾易在巨鹿之地进行的一次尝试,召集了不少匠人前往巨鹿之地。
这一次,他并未选择直接给与什么太大的帮助。
而只是给与了一些思路上的点拨——
让这些匠人们根据这些点拨,发挥着自己的才智。
轰轰烈烈的改革于大汉之中酝酿。
对于顾烨的这些个行为,群臣们自然不会干涉。
毕竟在他们眼中。
顾烨所做的这一切只是一些“奇淫技巧”罢了。
为此去得罪顾氏触怒刘禅显然是不值得的。
他们仍是如同往常那般按部就班的治理着整个国家,并未出现什么太大的差错。
延熙五年;
——在群臣的意见之下,大汉开启了一次全新的渡田普查。
再查豪强田地及天下人口。
这也是大汉的主基调。
在朝中这些大臣没有完全死完的情况之下,这种主基调就不会发生任何的改变。
顾易对于此事也算是极为的关注。
毕竟在当前的这种事;
人口及田地,就代表了一个国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