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诸葛薨,顾烨起势(求月票)(6/37)
去了。”
这一瞬间,他忽地就想起了当初他去见顾琛时的一幕。
却没料到时隔多年。
他竟然会说出和顾琛一模一样的话。
“丞相.”下人脸上悲伤之色更浓,似乎还想再劝一劝。
但诸葛亮却直接开口打断了他,声音虚弱的交代道:“告诫他们,万万要做好一切准备,决不能让赈灾的灾民们饿着肚子。”
“要注意好蓄水池的修缮.也要注意好病者的隔离”
这几乎算是诸葛亮每天都要交代的细节。
但还未等他说完。
就在这时,一道急切的脚步声忽然传来,停在了帐外。
“丞相,洛阳急报!”
闻言,诸葛亮的表情瞬间一变,眼神之中闪过了一丝慌乱:“可是洛阳出了事?”
下人不敢犹豫,连忙起身走到营门前开口问道:“何事?”
外面的甲士并未多言,只是将奏疏递了进来。
下人自觉的拿着奏疏走到了诸葛亮面前,打开奏疏通篇诵了出来。
“当今选官之制科目繁杂”
“小子以为可分设秀才科;明经科;进士科;以及临时的特科。”
“秀才科当以时务策与经典理论为主;”
“明经科科当以儒家经典为主,侧重背诵与注疏;”
“进士科当以治国策略为主”
下人仔细的读着奏疏上的内容。
诸葛亮的表情原本还十分的紧张,但听着听着他的表情就完全变了!
整个人的表情忽然严肃。
一边听着具体的内容,一边思考起了这其中的可行性!
说白了,顾易的这一次改革就是将大汉嘈杂的科目进行了具体的分类,让整个制度更加简洁了一些。
诸葛亮的表情愈发严肃。
待那下人刚刚读完看向了诸葛亮,他猛地便是一愣!
诸葛亮的脸色竟然都红润了些许。
他的表情顿时一变,本能的便以为这或许是回光返照,泪水再次翻涌而出。
但就在下一刻,诸葛亮的声音却是忽然响起。
“天不负我大汉!”
这道声音格外的有力,完全就不像是现在的诸葛亮能够说出来的。
“丞相——”
那下人完全愣住了,甚至就连声音都在发抖。
但诸葛亮却并未给他发问的机会,目光灼灼的看着他,迅速说道:“快!替我执笔,快!”
看着眼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