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澳区,四纵五横秘祝法(5/6)
相连。
太极图的边框处,已经是深达一尺有余的沟壑,底端硬如岩石。
阴眼阳眼,深度相仿,但浑圆下陷,看不出是人的脚踩出来的形象。
更像是被什么大铁球砸出来的样子。
林间风动,他的衣袖,也似承受着从皮肤吹出的另一阵风。
手臂移动时,袖口胡乱鼓荡,如同夜莲。
那全部都是仙人劲震荡向外的体现。
练完拳法,再练术法。
术法秘籍可不能推演,要继续享受术法的某些便利,还得靠自己学。
楚天舒站在太极图中,左手虚托在前,右手掐诀,大拇指和无名指小指尖端相扣,掌心虚空,食中二指并立。
“临!”
《纵横秘祝》的核心理念,就是俗称的九字真言。
最早这是东晋葛洪整理出来的咒语,记载书中,入山之时念诵,可以辟邪除魅,驱逐毒虫蛇鼠,如有六甲神威暗中守护,所以又称“六甲秘祝”。
佛道互抄时,这咒语被混入佛家真言密教一部,和尚们从佛经中挑选九种手印、九种心咒,与这套九字口诀总纲相配合,将之发扬光大。
尤其在海外岛国,民间有段时间,这个咒语的名声不下于“南无阿弥陀佛”。
而在国内,九字真言虽然没有那么盛行,但历代也有高人加以新的演变,在兵家、儒家、易学家们手上,各有心得。
巧的是,跟《闯少林》一样。
这本《纵横秘祝》,也是蔡山君他们那个世界的明朝人所写。
正是贯通儒家、兵家、禅宗,开创心学的大名人,王阳明。
按照益州讲武堂里的记载,这个王阳明,也是个兼修术法与拳法的人物。
他所开创的《纵横秘祝》虽然是属于术法,但是对于人体气血会有很精妙的调和作用,非常有利于养生。
就算是单纯的术士,在这套法门上修炼深湛之后,也可以青春常驻,年过古稀而貌若青壮。
练这套法门的时候,手势时如莲花时如剑。
念第一个字,手要横挥,第二个字,竖划。
如此反复,九个字,共是四纵五横,如同在半空中画出棋盘一角。
手势简单,可每个字念出的同时,心中都要观想一连串的景物,还要存想自己身体上有种种异兆,殊为不易。
以心为源,体悟本真,不必强行压制情绪,自有化解、释放的多种妙诀。
楚天舒修习此法时,脸上已经没有半点跟二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