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3章(4/5)
家里有九家不肯买,肯买的那家也多是买个一两尺。
就这么费劲,到手也不过三百五十六文。
林稹也没泄气。
她抱着布,四处张望着,又走了好一段路。
“货郎儿——货郎儿——针头针脑,五彩绒线——”
林稹眼前一亮,赶忙循着那声音往前去。
前面有个挑高肩担子,麻布绑腿、着平头布鞋的货郎,他幞头上插满了小旗、小风车、草编蛐蛐……
风一吹,小风车呼呼的转起来。
有几个对襟短衫的小童,像一群毛茸茸的小鸟,路都走不稳呢,还巴巴的跟在他屁股后头。
林稹看得发笑,赶忙喊道:“这位阿哥且等等。”
那货郎听见声音疑惑的回头,又见是个小娘子,赶忙放下担子:“小娘子要买什么?”
“敢问阿哥怎么称呼?”
“姓王,别人都喊我王三郎。”
“王三哥,我有桩生意想和你谈。”林稹取出早已剪好的、一块巴掌大小的布递给那货郎,“这是我家的布,一尺卖九文。若能卖出去一匹,我就给你五文的抽头。”
那货郎愣了愣,接过布一看:“这布密实。”又为难道:“我也不是卖布的,恐怕……”
林稹也笑:“不劳烦三哥做什么,只要把布系在你这担子上,若有妇人来买东西,劳烦阿哥问一嘴要不要买布。”
这倒是简单,无非是动动嘴的事,不花钱还能白得一块巴掌大的布料子。
货郎稍微想了想就答应了。
“若有人要来买,你只管记下来告诉我,县里的要买布我挨家挨户送上门。其他的我晌午之后就在衙前街大槐树底下卖布。”
林稹与这货郎约定了时日,这才转身去布帛铺找钱氏。
货郎是要进村的,客源可比她广,更别提客人都有闲钱买玩具了,势必有钱买布做衣裳。
再者有了第二条销售渠道,至少不用再挨家挨户的跑了。
只是不知道十天以后结果如何。
林稹松了口气,摸摸干瘪的肚皮,这才觉出饿来。
她心神一松懈,仿佛整条街上的香气都在往她鼻子里钻。
“门油烧饼、白肉烧饼……香煞人嘞!”
“看一看,白蓬、米粉做的蓬糕——蓬糕——”
“三鲜面,热乎乎的三鲜面!”
林稹的脚步走了又停,这里看看,那里闻闻,鼻尖香气四溢,笋泼面,小云吞、糖馒头……全是热气腾腾,新鲜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