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风起兮云飞扬(大结局)(1/2)
主战场上,汉军虽然装备了大量的机枪,可是因为路途遥远,汉军的弹药不可能像在家门口作战那样充裕。
汉军现在配给的弹药根本达不到他们正常标准,所以即使是机枪也不可能敞开了打,如此一来,机枪的作用就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了。
炮弹的不足也是同样的道理,这使得汉军的两大优势都无从发挥,倒是罗马军团因为使用线膛枪,弹药成本相对较低,又是本土作战,没有这方面的烦恼。
二十万波斯大军也是联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他们的战局吃力,同样会影响到全局。
吕布虽然想依靠汉军击溃罗马军团的主力,然后来改变战局,可是罗马人的顽强抵抗远远超出了预期。
而且有无穷无尽的罗马军团不断的从北方行省和西方行省络绎赶来,罗马人的潜力正在逐渐展现。
一个稳固统治了几百年的强大帝国,想要一夜之间颠覆它,谈何容易?
更何况罗马帝国的组织结构、政权体系都是相对成熟的,所以它的动员机制也是极其强大的,大量的后备兵团源源不绝。
做为跨海远征,甚至是跨大陆远征的联军,特别是汉军,兵员补充困难,弹药补给不便,伤病员后撤困难,远离本土,在异国他乡作战,根本不可能得到当地人的支持。
水土不服、饮食习惯差异也都是影响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所以此消彼长,理论上的优势已经消失不见,兵棋推演不能代替实战。
还有一点就是汉军乡土情结浓重,特别是在那个消息闭塞、文化程度较低的年代,更加明显。
长时间远离家乡作战,经常在海外驻扎的昊天军以及中亚、西亚的常驻军队还能接受。
而大量从中原直接开赴海外的帝国军主力则思乡严重,士气明显低落,即使有书记员的鼓励以及军功的刺激也无济于事。
所以当不眠不休的三皇会战进行到第四天的时候,首先是波斯军队开始动摇,然后就是崩溃,一支支波
斯军队溃败逃向北方。
汉军的团结度和稳定性要比波斯军队强的多,波斯人的溃逃并没有影响到与他们并肩作战的汉军,汉军仍能做到毫不动摇。
可是波斯军队的溃败就解放了他们的对手,更多的罗马人和蛮族的军队可以加入与汉军的战斗之中,汉军的压力倍增。
特别是波斯军队的败逃,严重的影响到了汉军的后勤补给,弹药无法及时的输送到前线,缺少弹药的汉军战斗力直线下降。
高度火器化的汉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