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蒲类海(1/2)
少年军校之事就此定下,吕布没想到的是他今日的一个决定,也制造和培养了未来的一个群体,军事贵族,加上这种少年军校的半军事化管理,成材率很高。
未来的大汉帝国的顶尖精英们和上位者,多出于这所少年军校,他们中的很多人在长达九年的同窗生涯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形成了一个团体。
而这些也会伴随他们成长,带入他们未来的工作与生活之中,影响深远。
最起码吕亢和这些同学,好兄弟们关系莫逆,感情深厚,也为他日后接掌吕布留下的庞大帝国打好了基础。
还是继续讨论西域之事,其实在座诸位都不是十分了解西域的情况,所知道的也都是书本和典籍之中的记载,还有就是吕布自己掌握的一些来自前生的记忆,所以他们讨论了一番,也没有什么结论。
最后吕布还是给法正回信,充分授予他临机决断之权,以缓和民族矛盾为要,对有敌意的国家和民族绝不手软。
高顺的到来,提前结束了这次讨论,吕布带着还有些茫然的高顺去后院抓那两个熊孩子,好去给郑玄大师道歉,法衍只能紧紧跟上,贾诩和沮授却是偷笑不已。
虽然有飞鸽传书,法正收到吕布的书信却已经是一九三年的十一月了,凉州军团的西域之行已经踏上了漫漫征程好几天了。
法正选择进入西域的路线,来自王猛的建议,王猛为此还献上了自己珍藏多年的西域都护府全域地图。
不过这份地图有些年代久远,制作工艺比较粗糙,没法和中央军的军用地图相比,也只能起到大致引导方向之用。
不过毕竟王猛是亲自走过这条路线的,所以法正还是很放心,随军的绘图师每过一处都会绘制一份新版的军用地图,逐渐填补西域这块空白。
进入西域地区的第一站就是哈密地区的伊吾城,也叫宜禾都尉城,汉军曾经在此屯田驻守,属于西域长史府直辖的城池。
伊吾向北不远就是天山,而在天山的北面有
一个挺大的湖泊,叫蒲类海,湖边有两个山北小国,分别是蒲类和移支。
它们都是几千人口的小国,游牧为生,从前受匈奴压迫和奴役,匈奴远遁之后,西部鲜卑的势力又进入了这一地区,仍然奴役这两个小国的人民。
马超率领侦察营做为大军的开路先锋,先期进入了西域地区,和他同行的还有乌孙使团的一部分人,其中就包括素光公主。
素光公主主动向法正提出来自己的使团可以担当汉军的向导,自己也愿意为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