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一把吉他一个人(1/2)
清溪一中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按照课桌的排列轮流负责,平时每天根据座位顺序选出四名值日生,负责在课间时候擦黑板,放学之后打扫教室。
张晓夜从来不是老实本分的学生,本身也很抵触扫地、洗碗、擦桌子等等这样的事情,所以每到轮到他参与值日的时候都是直接溜号的。
值得庆幸的是和他一起值日的同学里,除了云此方之外另外两个也是女孩,女孩子天生就擅长这些事,也都很大度的不跟他计较,除了将擦黑板这事情交给有身高优势的他之外,扫地什么的也就放任自流了。
等云此方值日完回到家的时候,张晓夜已经吃完了下午饭,正和一群大爷大妈坐在院子里的槐树下唱花灯。
张晓夜拉着二胡摇头换脑声情并茂,混在一堆老年人里一点违和感都没有,怡然自得。
花灯是一种戏曲,清溪号称是花灯之乡,不过在整个帝国范围来讲知名度却低得可怜,就算生在花灯之乡,如果不是有这些大爷大妈,云此方也根本花灯的存在。
别说是花灯,这年头京剧这样的国粹也早已经滑坡得厉害,很少还会有年轻人年轻人感兴趣,所有传统戏剧基本上也都是如此境地。
每天傍晚,这些大爷大妈都会自发的组织起来唱上几段,一般都是大爷们用二胡、三弦这样的乐器配乐,大妈们手持用丝做成扇面的扇子,或者手帕联唱带跳。
见得多了,云此方也留意过几次,只是她实在不明白这究竟有什么意义,舞蹈动作没什么出彩的地方,唱腔也没什么特点,根本就找不到乐趣所在。
大院里别说是她们这样的孩子,就连父母一辈很多人都是选择无视,既不打扰大爷大妈的自娱自乐,也从来不去凑热闹,因为他们同样不懂。
上了楼,推开门之前云此方却是又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她有时候其实挺佩服张晓夜的,换她去的话,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跟这些大爷大妈嘻嘻哈哈的打成一片。
好像是从年初开始,张晓夜不
知怎么的突然就对花灯来了兴趣,经常能够看到他混在大爷大妈的队伍里,一开始是跟着学二胡,到后来已经成为配乐队伍中的主力,到了现在还唱上了,唱得似模似样。
她不理解花灯,同样也不理解张晓夜的这种心态,而张晓夜对她的态度却是了然于胸的,只是她也不知道自己对张晓夜是什么感觉。
要说情义那是可以肯定的,有,而且不浅。整个大院一百多户人家,年龄相仿的也不在少数,但从小跟她们姐妹关系最好的就是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