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巧遇杨缁衣(1/4)
第二个藏宝人带来的是一沓信札。
听介绍说是民国时期“三沈”所写。
李羡鱼微微一乐,三婶,我还三叔呢!
随即他就知道自己又孤陋寡闻了。
所谓三沈,是指沈士远三兄弟,当年北平文化界的权威,和周树人兄弟齐名。
三沈,二周,二马说的就是他们。
藏宝人的自报价是15万,最后专家给出的估价是10万,很不错的东西。
最后一件藏宝则是一件民国时期的黄花梨笔筒,自报价是两万,专家却给出了4万元的报价,算是一个意外惊喜。
节目录制的断断续续,差不多花了三个多小时才终于录制完成。
当导演宣布录制结束的那一刻,早就等待多时的李羡鱼一溜烟就跑没影了。
后台。
三个藏宝人正在互相交流。
谢梓源有些羡慕的看着那件黄花梨笔筒,暗暗想着,他这件箱子怎么就不是黄花梨材质的呢?
折腾来折腾去才弄出个6000元的估价,媳妇天天嚷嚷着没处放,皮子还不太好保存。
这箱子确实是他在西京买的,不过不是几年前,而是几个月前。
拿回来他就去古玩市场咨询过价格,没想到转了一圈就没有一个出价高过2500的!
“也行吧,总算是没赔,赚3000也是赚啊!”
“就是不知道这玩意好出手不,好像没多少人有兴趣玩这种偏门的藏品。”
正琢磨着,敲门声响起,一个年轻人推开门轻手轻脚的走了进来。
只见他目光随便一扫,便径直冲着拥有黄花梨笔筒的那个藏宝人走去。
果然!
“程老师,请问您这笔筒有意思转手吗?”
程毅摇摇头,他这不是想熬价,是真没打算在这个时候出手。
“3万5,程老师您考虑一下。”
程毅一愣,专家都给估价4万,你给我开3万5,是你有毛病还是我听错了?
“是这样的,程老师您要是一直关注这些鉴宝类节目就会知道,专家估价普遍偏高……”
李羡鱼昨天可是下了好多功夫的,什么抖音快手小红书哔哩哔哩全都刷了,看了好多有关鉴宝节目的评价。
没有上来就直奔目标这一招则是跟王西学的。
“我怎么听人家说专家估价都普遍偏低呢?”
“不过都无所谓了,反正我也没准备卖。”
程毅目光戏谑的看着李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