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不好,又中计了。(9/15)
遍,立刻让人给对岸发信号,刘家口的数千府兵和民夫,便连忙开始搭设浮桥。
天亮时分,一座简单的浮桥,已经横跨黄河之上。
这时孙传庭领着兵马渡过黄河,来到北岸,府军校尉周明立刻上前禀报,“启禀督师,北岸的墩台已经被李将军扫除。”
孙传庭问道:“李元胤呢?”
周明抱拳回道:“李将军去诈曹县了!”
孙传庭闻语,遂即下令,“大军渡河后,各部稍作休整,吃点东西,立刻向东昌和泰安挺进。”
二十万清军和北明军,驻扎于兖州和济宁州一带,他们想要北撤,只有两条路,一是沿着大运河北撤,一路是经过泰安,逃往济南。
两军只要卡住这两条路线,这二十万敌军大部就得被歼灭在鲁南地区。
~~~~~~~~
在孙传庭突破河防,向敌军后方穿插之际,从扬州附近向北撤退的梁军,忽然加快了行军的速度。
郑家移交崇明岛后,高欢便放出消息,梁军与郑家和解,不打仗了。
消息传出后,南线的梁军便徐徐北撤,准备返回北线的防区。
南面没仗打,梁军陆续北返,这合情合理,清军和北明的斥候见梁军缓慢撤退,也没在意,以为只是正常回防。
可是,梁军接近淮安时,却忽然全军加速,于此同时大批船只集结于淮安附近,准备将梁军主力拉到淮河北岸。
是夜,淮江两岸,到处都是打着火炬,向北进军的梁军。
这时高欢身穿金甲,骑马驻立在浮桥边上,目光扫视淮江北岸。
浮桥上,打着火炬的梁军,如同一条长龙,斗志昂扬的向前进军。
一艘艘运兵船,刚停到岸边,上面的梁军士卒,便迫不及待的跳下兵船,涉水上岸,然后汇集成庞大的队伍,远远看去极为壮观。
这时,高欢注视一阵,遂即一拔马缰,朗声喝令:“全速进军,打败了伪明和满清,寡人重赏全军!”
从梁军跨过淮河的一刻起,便无须再影藏意图,各支队伍点燃火把,如同一条条的长龙,在漆黑的夜幕下蜿蜒进军。
清军和伪明的斥候,一直监视着梁军的动向。
这时在北岸一座土岗上,几名斥候站在高处,看着南面一条条火把组成的长龙,正向北急行军,纷纷倒吸一口凉气,梁军杀来了。
当下斥候面带恐惧,急忙下了土岗,翻身上马,向腾县疾奔而去。
八月二十日,藤县联军大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