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人心以散(5/14)
徐有贞一样的奸臣,又见崇祯不说话,心中已经有退意,但还是争辩道:“如今国事与景泰年间,不可同日而语,国朝内忧外患,建奴兵锋旦夕可至城下,若再不南迁悔之晚矣。”
光时亨做为言官的战斗力,要远强于李邦华,他立时就道:“此前建奴五次入寇,数次兵临城下,而京师稳固。如今建奴刚破边墙,你就建议陛下南逃,居心何在?”
他将南迁说成南逃,李邦华见殿上无人帮他,皇帝的态度也不明确,不知道崇祯到底想不想走,便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如今京师危难,若朝廷不意南迁,臣愿意奉太子,抚军江南!”
听到这个建议,不少对崇祯没有感情,但心里多少有些在意明朝的大臣,立时就站了出来,“臣等愿意随太子南下,监国南京!”
光时中一听,当即大声质可:“奉太子往南,意欲何为,将欲为唐肃宗灵武故事乎?”
崇祯听了这话,内心愤怒异常,百官不让他这个皇帝去南京,一提让太子去南京监国,便纷纷支持,至他与何地?
一时间,崇祯不禁勃然大怒,“尔等平日所言忠君爱国,今日国家至此,无一忠臣义士为朕分忧,而谋此策!夫国君死社稷乃古今之正。朕决议与太子坚守北京,志已定,毋复多言。”
语毕,崇祯愤然起身,遂拂袖离殿,叹息道,“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亡国之臣。”
朝臣不可靠,崇祯只能寄希望于外镇,回到御书房,招来周延儒,高有才商议,希望能够让高欢带兵北上。
~~~~~
(求月票,推荐,订阅。)
第2/2页)
“鸣钟,召集群臣议事!”崇祯面沉如水,吩咐身边太监。
不多时,皇宫中召集百官议事的钟声响起,崇祯遂即移步大殿,等待群臣商议对策。
此时城中百官已经得知清军再次入塞,不过除了极少数官员,心怀忧惧之外,大多数官员本就不关心国事,只等改朝换代,依旧不以为然。
毕竟清军入塞,不是第一次,每次都是抢了就走,并不是稀奇事。
这时,在大殿内,崇祯皇帝穿着龙袍,坐在龙椅上,百官依着官阶站立两侧,却都是低头垂首不发一言。
崇祯看着殿上文武百官,心头便气,不过还是开口询可:“诸卿,闯贼据河东,今日建奴又跃边墙而来,朕该如何应对啊!”
殿下百官鸦雀无声,大多都低头看着脚尖,没有一人说话。
现在唯一的对策,就是南迁,可是没人愿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