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没收作案工具(4/15)
刘泽涵不禁揉了揉带着眼屎的眼睛,定睛一看,险些吓的从马上坠落下来。
“哈哈哈~”刘泽涵看清对面居然是高欢大将徐黑虎,不禁回想起自己的劳改生涯,连忙打了个哈哈,化解尴尬和恐惧,突然拿着长枪一抱拳,“原来是徐将军,你们忙!告辞!”
语毕,便一把马缰,一溜烟的逃回了城里。
(求月票,推荐,订阅)
第2/2页)
~~~~~
淮安乃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驻有漕运总督府、江南河道总督府。
在明朝时,淮安城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四大重镇,也是明朝的军事重镇。
明神宗万历六年,河道总督潘季驯,于徐淮间修筑六百里南北大堤,使得黄河出清口、云梯关,塞高家堰,全黄夺淮入海。
自此黄淮合流,而淮安城便坐落在淮江、黄河、大运河的交汇处。
这样的地里位置,让淮安城想不富裕,想不重要都难。
在江北这片,除了扬州之外,便是淮安最为重要。
淮安三河交汇的地理位置,使得他成为江北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此时,在淮安城外的淮河、大运河,还有洪泽湖上,到处都停泊着漕船和盐船,桅杆如林,蔚为壮观。
去岁清军入塞,南北漕运断绝,大量船只都停留在淮安附近。
如今清军刚撤出关外,局势不明,这里依旧聚集了无数商船。
这些船大概分属于两个集团,一是淮安的漕运集团,一是扬州的盐商,还有一些山陕商帮。
是夜,天空中挂着一轮明月,树木在地上留下恐怖的影子,树叶莎莎舞动。
这时在大运河西岸,忽然出现一队黑压压的军队,士卒抱着木头,扛着木筏,便直接扑入水中,开始叮叮当当的架设浮桥。
军队的动作很大,十多里外的淮安城,却不见异常。
不多时,浮桥架设完毕,高欢便一挥手,大队骑兵便拥过浮桥,来到大运河西岸,然后只奔淮安东面的涟水,还有盐河水道,切断停泊于淮安的船只,东逃入海的道路。
淮安城外,码头上,一队对官兵开了过来,打破了码头的宁静。
这时,码头的巡丁,听见动静,慌忙穿上衣物,看见大批军队向这边走过来。
巡丁们见此不禁一阵惊慌,议论纷纷,“这是哪里来的军队。大半夜的调兵,莫不是贼兵又打来了。”
为首巡检并没有听见城中要调兵的消息,看见数百军队,杀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