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两件喜事(4/14)
。
这时,囚车从船上下来,登上北岸,汪乔年不禁回首,看了南岸开封城一眼,长长叹息一声,心中悲愤,“为何明明是高欢通贼,最后却是本督下狱?”
(求月票,推荐,订阅,大家多多支持。)
第2/2页)
此前,高欢为登禹总兵,便是负责登封县和禹州的军事,现在为河南总兵官,便是负责河南省的军事,连河南都指挥使司,都要听他的调遣。
早前总兵只是一个职责称谓,并没有品级,督指挥使司只有战时状态,听命于总兵,但并没有直接的从属关系,因为总兵没有对都指挥使的人事权及奖惩权。
此外,为了防止总兵独大,形成藩镇,朝廷还有巡抚、总督进行牵制。
不过,高欢有负责河南一地军事的名分,就已经足够了。
另外,孙传庭出镇陕西,也让高欢有了于李自成叫板的底气,可以推行自己的计划了。
这一切,其实都在高欢的算计之中。
唯一让高欢不满的是,高有才传递的消息太慢,居然差点就跑到了使者的后面。
看日期,高有才信写了已经有大半个月,此时才被送到他的手中,平常还没什么问题,真遇见大事,消息滞后,往往会导致致命的失败。
高欢将信收起来,对宋献策道:“军情司情报传递的渠道太慢,必须要改进!”
宋献策点点头,不过却为难道:“督军情报传递,需要在关键城池,建立据点,布置马匹、信鸽,我们现在还没这些条件。另外,我们的细作数目,眼下也十分有限,并且都没什么经验。”
高欢沉吟片刻,“让李武再给军情司,拨银十万,就算用钱砸,也要把网络铺开。”
宋献策勉强抱拳,“卑职尽快去办!”
又过了两日,属下前来禀报,朝廷派来的内侍,已经到了许州。
高欢遂即沐浴焚香之后,便往大堂之中拜受诏书,罗桂英和一众高家族人,军政府要员,都一同前往。
高欢站了一会儿,几名内侍匆匆赶来,为首一个手里捧着崇祯的诏书,进入大堂。
“公公一路辛苦了!”高有闻连忙招待道:“请先入坐。”
那太监却打量一眼众人,目光看向高欢,有些不敢确认道:“哪位是高总兵?”
高欢微微一笑,“我就是高欢!”
“果然年轻有为,英武不凡,可与吴总兵并肩了!”太监笑着,拍了个马屁。
吴三桂可是大明年轻一辈中,最出众的将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