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第九十二回(1/2)
刘氏这胎生的可是让众人胆战心惊。
若非周氏老妇人最后关头扎下几枚银针,推动孩子别别扭扭在腹中倒转了些,这会怕还在强灌那打胎的苦药,受苦受罪。老太君叹了几叹,合十念佛,老太爷则当晚便让明奕、明元去了祠堂,为自己母亲多上柱香。
孩子出生时憋闷时间久,啼哭的动静跟猫儿叫似的,但身子骨还未见虚弱之症,第二日晨里,何太医给小公子查了遍,确定没其他问题,一家人才算真正尝到了添丁的喜悦。
高兴归高兴,老太君却没忘记这次的功臣,周氏老妇在内房直直照看到晌午,被丫鬟请出来在客院换洗休整一番,用罢饭食由老太君亲自见了见。
老太君对她感激不已,竟有些不知如何答谢好了,按着城里请稳婆的酬劳翻了三倍,才停下嘴笑道:“我光顾着说了,你若有甚其他需要,尽管与我说来。”
要说这周氏老妇虽出身不高,见识可不低,不是那种凭功劳就狮子大开口的人,当即弯腰行礼道:“这酬劳已经够多的了,多谢顾老夫人。”
老太君想了想,仍觉的单给银子未免礼薄了些,转眼看见她身边的小姑娘,倒有了主意,派人去挑出一小匣子香膏珠花之类的玩意儿,也没多贵重,像她这样人家,莫名收到太多钱财容易引起是非。
小姑娘抱着匣子高兴的很,周氏老妇见状没再推脱,心里头感叹这书香世家为人处世果然不同,又道过谢,突然想起什么,犹豫了下和老太君道:“老妇还有一事禀告,贵府二夫人这次生产艰难,如果不是之前稳婆处置方法得当,老妇最后扎那几针也是万万不顶用的,另外是...”
功劳不揽在自个儿身上,老太君更对她刮目相看了,见她吞吞吐吐,笑一回道:“但说无妨的。”
老妇人遗憾道:“二夫人出血不少,这宫内也收了不小损伤,日后怕难怀上子嗣了。”
顾青竹一直在旁边陪着,心内难免咯噔一下。
世人眼中女子延绵子嗣是项重责
,这事儿换做旁的洒脱之人,倒是容易接受,可刘氏性格温婉如水,对世俗观念传统的很,若知道,怕一时拐不过那个弯子。
闻言,老太君眼中流露出悲色,也就一瞬,随即摆摆手道:“如今她儿女双全,膝下孩子俱是听话孝顺的,只要日后身子健康,这些都是随缘。”说着叮嘱屋里伺候的丫头嘴严着些,此事不得外传,免得影响刘氏月子里的心情。
府上有喜,李氏忙着给汴梁城沾着亲戚的人家送红贴,邀请来府上参加孩子的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