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度量衡就是标准(1/2)
铜钱就是文,串,吊,贯的十进制。钱,两十进十,十六归一的重量单位。茶叶论斤,粮食论“斗”“石”,生丝,鸦片论“担”,都是秦制,秦秤。
荷兰东印度公司用的是日本秤,它一半业务在日本与台湾,日本的西洋学问就叫“兰学”。
荷兰就是朝日本贩卖火铳大筒,套购黄金,收购台湾鹿皮等。收的是金小判,用的是日本的度量衡。
后世港台卖房的那个“坪”就是日本单位,6日尺乘6日尺为一坪,日亩的三十分之一,约3.3平方米。
这个就是秦制的度量衡换算方法。
日本用的就是秦度量衡,不是法国度量衡的“公制”,那个是里昂圣保罗大教堂的主教山寨的秦制十进制,只抄了一半。英国抄走了另一半的一斤十六两,一磅十六盎司,不用法国的山寨标准。
磅,蒲式耳,英寸英里,美式加仑,没一个“公”的,全是“母”制单位,都是自己国家生的!
历法,度量衡,这是衡量文明的砝码与基础单位,标准化要先确定的就不是什么道德标准与标准的规章制度,而是标准的“量具”。
“量具”是没有感情的,所以才有资格叫“标准”!
有资格制定标准的,就是王,就是秦始皇,就是帝国,就是垄断资本主义,就是帝国主义。
正是由于地理大发现,打通了全球流通,列国都在追求标准的制定权,才揭开了帝国时代。
古代东亚诸国基本都是中土标准,朝鲜自诩小中华,越南为抵抗中土侵略的民族英雄立庙,都用中文写赞词。
日本同样如此,武田信玄的旗就是《孙子兵法》,“风林火山”嘛。织田信长与丰臣秀吉这俩财迷更直接,旗上全是“永乐通宝”!
欧洲各国商会要与东亚诸国贸易,只能与秦制度量衡接轨,包括货币含银量,能含什么不能含什么,都得按中土标准来。
例如明清商人不认铂金,葡萄牙与西班牙就不敢把白金当
黄金,称之为“劣银”。只敢偷偷掺在美洲白银中,当白银使,都不敢多掺,怕明清商人拒收。
英镑一样,币值与含银量不是一成不变的,随行就市。
明末1英镑约合4两3钱库平银,到了如今清初的康熙七年,英镑按白银计价,就贬值到了四分之一磅,约合不到3两白银了。
大航海的一个副作用,就是让欧洲疯狂从大明,日本套购黄金。从洪武年间金银比1:4,一路攀升,到了崇祯年间,民间就已经1比12了,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