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重燃青春(2/6)
夜没睡。
“话说这酒店房间装修太好了,墙上都是软包,卫生间那么大个镜子,至少得二十块钱一晚吧?”
“其实,我觉得可以是两百块。”
唐文指了指楼上的餐厅:
“自助餐额外一百五,对于能过来玩得起的客人来说,三百五十块再包全天自助餐,已经是相当实惠的价格了。”
听到这个数字杨泰不由有些牙酸,前几年好多人一个月工资也就两百块呢,一晚上就没了?
不过转念一想,一层楼至少30个房间,十层用于住宿,如果住进三分之一,一晚上就是两万块的收入了。
再加上豪华餐厅,光这座酒店就能带来巨额利润。
如果平时再对外承接点宴席啥的,就冲这风味,再贵也有人愿意花钱吃。
现在虽然乡镇也穷,但并不缺乏富人,相反很多人是除了传统四大样就没地方花钱。
有没有可能同时让大湾成为超越大湾镇的第二个经济聚集点?
杨泰思维逐渐发散,赶紧去找笔记本记下这些想法。
而唐文则找到了正在专心对付意面的刘堪,和对方瞎聊起来。
刘堪家里三代工作都和老航校相关,爷爷就是沦陷时期抓过去的机械工,建国以后继续修飞机,可惜后面两代人都没能考入飞行员。
但刘堪对各种飞机都相当熟悉,现役的歼五到歼八都摸过,只是没飞过喷气机。
像运五、初教六之类都飞的不少,虽然没证但技术绝对没的说。
唐文有些想招揽对方过来,但考虑到航校的工作可不好找,退一步提出希望他能招几个退役还能飞的飞行员。
“老飞?那多容易啊,多的是。”
这正好戳到了刘堪的优点,在航校工作了几十年,他可太知道上哪去找退役飞行员了。
现在不比以后,飞行员退役后的待遇放在社会上也只是过得去,转业后能有份清闲的工作而已。
很多飞行员退役的年龄也很早,飞行时长也不多。
实际上在六十年代以后到两千年,很长一段时间内空军的飞行员飞行小时和训练强度还不如50到60现代。
甚至有在50年代能够执行夜战低空飞行任务的精锐航空团,70年代以后演习发现丧失了夜间起降能力……
许多飞行员四十岁左右就复员,身体素质还非常好。
让他们来飞螺旋桨老爷机可谓手到擒来,而且都不用开很高工资,光能继续飞这一点就能吸引到大批人愿意千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