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苏维埃专家的故事(2/3)
33万人挤破头去参加高考,结果全国的大学才录取了28万人,录取率低得吓人,只有8%,真正意义上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就算到了1986年的现在,大学生还是稀罕得很,个个都是香饽饽。有些单位平时根本没什么晋升机会,但只要是个大学生进去,正常干上几年,轻轻松松就能当上干部。
京海一中的学生家长圈子里头,也是分有三六九等的。
最惨的就是农村家长,想往上爬连个门路都找不着,比他们稍微好点的是城里那些还没工作的家长,好歹人在城里,机会更多;再往上就是打零工的家长,虽然活儿不稳定,但总比在家闲着强;然后是正式职工家长,端着铁饭碗的那批人;比正式职工更强的是“以工代干”的家长,虽然名义上还是工人,但干的已经是干部的活儿了;最顶层的才是真正的干部家长。
比如麻子脸男的母亲是京海市金属材料公司的高管,算是国企领导,就属于干部家长;而裴瑜的爷爷是京海市第六机械厂的七级工、李招娣的父亲是镇海炼油厂的高级操作工,他们哪怕工作再稳定,也只能算是工人家长,地位差着一截。
比较特殊的是那个总喜欢去裴瑜家串门的居委会林主任。现在有很多人,特别是还没出社会的人都搞不清楚居委会主任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职位,还有人会把它跟街道办事处主任搞混,实际上这俩职位压根不是一回事。
街道办事处主任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干部,而居委会呢,官方性质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属于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官方定调的重点是“群众性”和“自治”这两个词,就跟裴瑜在曲校长同意下搞的学习小组差不多。所以,林夕的母亲不是干部。
家长是干部,不光是家里有人当官那么简单,干部家长和工人家长的差别可大了去了,从工资到福利,样样都差着档次。干部家长的工资更高,看病报销更多,连住院都能住更好的病房。等退休了更明显,干部家长的退休金比工人多出一大截。这些是从工作到退休贯穿一生的巨大差距,工人家长干一辈子,到头来还是比不上干部。
在华国的这种社会大环境下,在京海一中教学楼第二层的这个教室里,学生们对学习技巧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铆足了劲想弄明白裴瑜这个年级第一名的逆袭秘诀,好在高考中多拿下几分,排名多超过几个人。像王明那样直接躺平摆烂的学生是极个别人,反正在京海一中里很难找到第二个。
另一方面,裴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